中职院校教师混合式微课培训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1 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1.1.2 教育信息化的迫切需求 | 第10页 |
1.1.3 中职院校教师现有培训模式的制约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研究过程与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页 |
2.1.1 微课 | 第18页 |
2.1.2 微课培训 | 第18页 |
2.1.3 混合式微课培训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2.1 SECI理论模型 | 第18-19页 |
2.2.2 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2.3 协作学习理论 | 第20页 |
2.2.4 认知负荷理论 | 第20-21页 |
2.2.5 活动理论 | 第21-22页 |
3 中职院校教师混合式微课培训模式基本情况调查 | 第22-32页 |
3.1 中职院校现有教师培训模式调查与分析 | 第22-24页 |
3.1.1 培训方式 | 第22-23页 |
3.1.2 培训现状 | 第23-24页 |
3.2 中职院校教师微课制作能力调查与分析 | 第24-28页 |
3.2.1 微课基本认识 | 第24-25页 |
3.2.2 微课制作能力现状 | 第25-28页 |
3.3 微信公众平台关注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8-32页 |
4 中职院校教师混合式微课培训模式的构建 | 第32-40页 |
4.1 培训前期分析 | 第32-36页 |
4.1.1 培训需求分析 | 第32页 |
4.1.2 参训教师分析 | 第32-33页 |
4.1.3 培训目标分析 | 第33-34页 |
4.1.4 培训内容分析 | 第34-36页 |
4.2 混合式微课培训模式的构建 | 第36-40页 |
4.2.1 设计原则 | 第36页 |
4.2.2 模式构建 | 第36-40页 |
5 中职院校教师混合式微课培训模式的应用 | 第40-54页 |
5.1 混合式微课培训的平台选择 | 第40-41页 |
5.2 混合式微课培训模式的实施 | 第41-49页 |
5.2.1 前期调研 | 第41-43页 |
5.2.2 培训实施 | 第43-47页 |
5.2.3 效果评价 | 第47-48页 |
5.2.4 后续支持 | 第48-49页 |
5.3 混合式微课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49-54页 |
5.3.1 混合式微课培训效果分析 | 第49-51页 |
5.3.2 混合式微课培训模式评价 | 第51-52页 |
5.3.3 微信公众平台满意度分析 | 第52-54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4-5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4-55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