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大数据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智慧课堂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智慧课堂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2.1.1 智慧教育 | 第16页 |
2.1.2 智慧课堂 | 第16-17页 |
2.1.3 智慧课堂的特征及优势 | 第17-18页 |
2.1.4 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 第18-19页 |
2.2 大数据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2.2.1 大数据的发展 | 第19页 |
2.2.2 大数据环境 | 第19-20页 |
2.2.3 大数据+智慧教育 | 第20-21页 |
2.3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3.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页 |
2.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2.3.3 混合式学习理论 | 第22页 |
2.3.4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2-24页 |
3 大数据环境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 第24-34页 |
3.1 大数据环境支撑 | 第24-26页 |
3.1.1 大数据环境分析 | 第24-25页 |
3.1.2 技术辅助智慧课堂 | 第25-26页 |
3.2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 第26-28页 |
3.2.1 智慧课堂模式的应用调查 | 第26-27页 |
3.2.2 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 第27-28页 |
3.3 智慧课堂教学目标及转变 | 第28-30页 |
3.3.1 智慧课堂教学目标 | 第28-29页 |
3.3.2 智慧模式下的四大转变 | 第29-30页 |
3.4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 第30-34页 |
3.4.1 课前准备 | 第31-32页 |
3.4.2 课中互动 | 第32-33页 |
3.4.3 课后提升 | 第33-34页 |
4 智慧模式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案例设计及实践 | 第34-46页 |
4.1 课程案例设计要求 | 第34-35页 |
4.2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践 | 第35-46页 |
4.2.1 教学内容分析 | 第35页 |
4.2.2 实践案例课程活动设计 | 第35-36页 |
4.2.3 课前准备环节 | 第36-38页 |
4.2.4 课中实施环节 | 第38-42页 |
4.2.5 课后提升环节 | 第42-46页 |
5 大数据环境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 第46-66页 |
5.1 模式应用效果调查与分析 | 第46-56页 |
5.1.1 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 第46-53页 |
5.1.2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第53-56页 |
5.2 模糊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第56-64页 |
5.2.1 模糊综合评价 | 第56-64页 |
5.2.2 评价效果反馈 | 第64页 |
5.3 教师访谈内容及反馈 | 第64-66页 |
5.3.1 访谈内容设计 | 第64-65页 |
5.3.2 访谈内容反馈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6.1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 | 第66-67页 |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67-68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