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行为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 | 第12页 |
1.1.2 地理学科特点的要求 | 第12页 |
1.1.3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1.1.4 学生特点的要求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地理教学行为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1 地理教学行为的内涵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2.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高中地理教学行为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20-26页 |
3.1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3.2 调查说明 | 第20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0-26页 |
3.3.1 导入行为调查分析 | 第21-22页 |
3.3.2 讲解行为调查分析 | 第22-23页 |
3.3.3 提问行为调查分析 | 第23-24页 |
3.3.4 媒体呈现行为调查分析 | 第24-26页 |
第4章 高中地理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4.1 导入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4.1.1 导入用时不当 | 第26页 |
4.1.2 导入方式单一 | 第26-27页 |
4.1.3 导入目的性、针对性不强 | 第27页 |
4.2 讲解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4.2.1 时间安排不合理 | 第27-28页 |
4.2.2 忽视学生主体性 | 第28页 |
4.2.3 语言缺乏启发性和趣味性 | 第28页 |
4.3 提问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4.3.1 提问范围小,鼓励不足 | 第29页 |
4.3.2 提问简单,数量多 | 第29-30页 |
4.3.3 提问启发性弱 | 第30页 |
4.4 媒体呈现行为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4.4.1 过分依赖多媒体 | 第30-31页 |
4.4.2 忽视了传统“三板”教学 | 第31-32页 |
第5章 高中地理教学行为优化策略 | 第32-40页 |
5.1 导入行为优化策略 | 第32-33页 |
5.1.1 准确把握导入时间,有强烈的目的性 | 第32页 |
5.1.2 重视生活经验和学生参与 | 第32-33页 |
5.1.3 导入方式多样化 | 第33页 |
5.2 讲解行为优化策略 | 第33-35页 |
5.2.1 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 | 第33-34页 |
5.2.2 语言准确幽默 | 第34-35页 |
5.2.3 适当拓展课外知识 | 第35页 |
5.3 提问行为优化策略 | 第35-37页 |
5.3.1 提前设计,分层提问 | 第35-36页 |
5.3.2 问题简练,语言准确 | 第36页 |
5.3.3 提问要有启发性 | 第36-37页 |
5.4 媒体呈现行为优化策略 | 第37-40页 |
5.4.1 恰当使用多媒体 | 第37-38页 |
5.4.2 正确使用“三板”教学 | 第38页 |
5.4.3 传统“三板”与现代多媒体有机融合 | 第38-40页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第40-41页 |
6.1 结论 | 第40页 |
6.2 不足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A | 第44-46页 |
作者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