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同传中顺句驱动策略的实证性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0-12页 |
1.1 同声传译 | 第10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3 论文框架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顺句驱动的使用原因 | 第12-13页 |
2.1.1 经济原则 | 第12-13页 |
2.1.2 同声传译的同时性 | 第13页 |
2.2 顺句驱动的操作方法 | 第13-15页 |
2.2.1 顺句驱动操作方法的国外研究 | 第13-14页 |
2.2.2 顺句驱动操作方法的国内研究 | 第14-1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理论框架 | 第16-26页 |
3.1 认知负荷模型 | 第16-18页 |
3.2 基于认知负荷模型的顺句驱动策略 | 第18-25页 |
3.2.1 断句 | 第19-20页 |
3.2.2 词性转换 | 第20-22页 |
3.2.3 增补 | 第22-23页 |
3.2.4 预测 | 第23-24页 |
3.2.5 简洁化处理 | 第24-2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4章 实验设计与分析 | 第26-40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26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4.2.1 实验对象 | 第26页 |
4.2.2 实验评分员 | 第26-27页 |
4.2.3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4.2.4 实验时间地点 | 第27页 |
4.2.5 实验过程 | 第27页 |
4.3 定量分析 | 第27-30页 |
4.3.1 评判标准 | 第27-28页 |
4.3.2 译文评估 | 第28-30页 |
4.4 定性分析 | 第30-38页 |
4.5 实验结论 | 第38页 |
4.6 实验不足 | 第38-3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总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1 王岐山在国际投资论坛上的演讲 | 第43-46页 |
附录2 实验译文笔录 | 第46-70页 |
附录3 口译实验信息点选择 | 第70-72页 |
附录4 杜蕴德口译评分标准 | 第7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