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冠突散囊菌的简介 | 第11页 |
1.2 冠突散囊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11-13页 |
1.3 冠突散囊菌的发酵条件优化 | 第13-14页 |
1.4 共培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 第14-15页 |
1.5 冠突散囊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 第15-20页 |
1.5.1 抗肿瘤活性 | 第15-17页 |
1.5.2 抗氧化活性 | 第17页 |
1.5.3 抗菌及其他活性 | 第17-20页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第2章 冠突散囊菌发酵条件影响的研究 | 第22-33页 |
2.1 碳源与氮源对冠突散囊菌发酵的影响 | 第22-28页 |
2.1.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2.1.2 发酵粗提物HPLC分析条件 | 第23-24页 |
2.1.3 发酵提取物细胞毒活性评价 | 第24页 |
2.1.4 结果与分析 | 第24-28页 |
2.2 无机盐对冠突散囊菌发酵的影响 | 第28-33页 |
2.2.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2.2.2 发酵粗提物HPLC分析条件 | 第30页 |
2.2.3 发酵提取物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 | 第30页 |
2.2.4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第3章 冠突散囊菌与细菌和真菌混合发酵研究 | 第33-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3.1.1 样品来源 | 第33-34页 |
3.1.2 设备与试剂 | 第34页 |
3.1.3 冠突散囊菌固体发酵 | 第34-3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3.2.1 发酵提取物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 | 第36-39页 |
第4章 冠突散囊菌与细菌混合发酵产物分离鉴定与活性 | 第39-5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1页 |
第5章 拟茎点霉分离鉴定与次级代谢产物 | 第51-62页 |
5.1 仪器和材料 | 第52页 |
5.2 方法 | 第52-54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4-6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
附录 | 第7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