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论文

南极磷虾肉糜的微波解冻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1.1 南极磷虾概述第10页
    1.2 南极磷虾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1 既往研究第10-11页
        1.2.2 研究现状第11页
    1.3 微波解冻工艺第11-14页
        1.3.1 微波解冻概述第12页
        1.3.2 微波解冻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影响微波解冻的因素第13-14页
    1.4 数学模拟第14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第14-15页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多次冻融对南极磷虾肉糜品质和介电特性的影响第15-30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2.2.1 实验材料第15-16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16页
        2.2.3 实验方法第16-1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9-28页
        2.3.1 ATP及其关联产物在多次冻融期间的变化第19-21页
        2.3.2 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多次冻融期间的变化第21-25页
        2.3.3 多次冻融下汁液损失率和pH的变化第25-27页
        2.3.4 多次冻融对南极磷虾肉糜介电特性的影响第27-28页
    2.4 本章结论第28-30页
第三章 含盐(糖、水)量对南极磷虾肉糜微波解冻和加热期间介电特性的影响第30-43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3.2.1 实验材料第31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31页
        3.2.3 实验方法第31-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2页
        3.3.1 纯南极磷虾肉糜的介电特性第34-36页
        3.3.2 食品组分对南极磷虾肉糜介电特性的影响第36-41页
        3.3.3 不同条件下南极磷虾肉糜的穿透深度第41-42页
    3.4 本章结论第42-43页
第四章 南极磷虾肉糜微波解冻期间的温度分布和数学模拟第43-58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43-48页
        4.2.1 实验材料第43-44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44页
        4.2.3 实验方法第44-45页
        4.2.4 数学模拟第45-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4.3.1 虾肉糜的时间温度曲线第48-50页
        4.3.2 虾肉糜微波处理期间的温度分布第50-52页
        4.3.3 虾肉糜的比热第52-53页
        4.3.4 温度分布模拟的结果与比较第53-56页
    4.4 本章结论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第58-59页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海原位微颗粒观测系统中的图像算法研究及硬件实现
下一篇:星载相机微振动下图像补偿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