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的对外汉语课堂交际性量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选题缘起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关于课堂观察量化工具的研究与发展 | 第8-9页 |
·关于课堂交际活动的研究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描写研究相辅 | 第10-11页 |
·课堂观察法 | 第11页 |
·互证法 | 第11页 |
·本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2章 研究设计 | 第13-16页 |
·总体设计 | 第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研究工具 | 第14-16页 |
·课堂录音 | 第14页 |
·课堂观察 | 第14-16页 |
第3章 量化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 第16-30页 |
·语言课堂观察量化工具 | 第16-23页 |
·早期的课堂观察量表 | 第16-17页 |
·IRF模式 | 第17-19页 |
·COLT量表 | 第19-22页 |
·句长量化工具 | 第22-23页 |
·对外汉语课堂交际性观察量表的改进与设计 | 第23-30页 |
·量表的设计 | 第23-26页 |
·量表观察项设计原理分析 | 第26-30页 |
第4章 课堂观察结果量化研究分析 | 第30-46页 |
·FLAS数据统计分析 | 第30-35页 |
·课堂观察统计结果 | 第30-31页 |
·课堂互动分析 | 第31-35页 |
·汉语课堂交际性具体指标量化 | 第35-46页 |
·观察对象基本情况 | 第36页 |
·教材教具使用情况 | 第36-37页 |
·课堂活动及其主要环节 | 第37-42页 |
·教师语言 | 第42-46页 |
第5章 学生课堂评价表结果描述与分析 | 第46-52页 |
·学生课堂评价表的目的和意义 | 第46页 |
·学生课堂评价表设计概述 | 第46页 |
·学生课堂评价表结果分析 | 第46-52页 |
第6章 总结与启示 | 第52-56页 |
·研究总结 | 第52-53页 |
·教学建议 | 第53-55页 |
·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开发学生交际潜能 | 第53页 |
·优化教师课堂语言,增加参考性问题比例 | 第53-54页 |
·丰富课堂话语内容,拓宽课堂交际话题 | 第54-55页 |
·可能的创新与局限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学生课堂评价表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