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两组同义连词的辨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一、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原因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理论支撑 | 第10-11页 |
·研究语料 | 第11-12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同义词的界定 | 第12-15页 |
·同义词词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 第16-18页 |
三、"因而"与"从而"的辨析 | 第18-28页 |
·"因而"与"从而"的语义比较 | 第19-21页 |
·"因而"的语义 | 第19-20页 |
·"从而"的语义 | 第20页 |
·"因而"与"从而"的语义联系与区别 | 第20-21页 |
·"因而"与"从而"的语法比较 | 第21-25页 |
·静态因果句 | 第21-22页 |
·动态因果句 | 第22页 |
·目的因果句 | 第22-23页 |
·单纯目的句 | 第23页 |
·递进句 | 第23-24页 |
·主语一致性比较 | 第24页 |
·句子连接能力比较 | 第24-25页 |
·留学生偏误实例分析 | 第25-27页 |
·误加偏误 | 第25-26页 |
·误代偏误 | 第26-27页 |
·偏误小结 | 第27-28页 |
四、"只要"与"只有"的辨析 | 第28-38页 |
·"只要"与"只有"的语义比较 | 第28-30页 |
·"只要"的语义 | 第28-29页 |
·"只有"的语义 | 第29-30页 |
·"只要"和"只有"的语法比较 | 第30-35页 |
·"只要"的语法限制条件 | 第30-32页 |
·"只有"的语法限制条件 | 第32-34页 |
·"只要"和"只有"的语法限制区别 | 第34-35页 |
·留学生偏误实例分析 | 第35-37页 |
·误加偏误 | 第35页 |
·误代偏误 | 第35-37页 |
·偏误小结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