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被…所”结构教学研究
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6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6-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6-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9页 |
第二节 文献述评 | 第9-13页 |
一、“被…所”式的发展 | 第9页 |
二、本体研究成果 | 第9-11页 |
三、对外汉语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观点陈述 | 第13-16页 |
一、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二、文章结构 | 第14页 |
三、说明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被…所”结构分析 | 第16-25页 |
第一节 “被…所”结构梳理 | 第16-19页 |
一、“被…所”的界定 | 第16-17页 |
二、“被…所”的产生 | 第17页 |
三、“被、所”词性的判定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基于CCL语料库“被…所”动词统计分析 | 第19-23页 |
一、语料下载统计 | 第19-20页 |
二、动词频率分析 | 第20-21页 |
三、动词语义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节 动词表格的编制 | 第23-25页 |
第三章 “被…所”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方法建议 | 第25-34页 |
第一节 偏误统计分析 | 第25-28页 |
一、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被…所”统计 | 第25-27页 |
二、“被…所”结构使用分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被…所”结构偏误及来源分析 | 第28-30页 |
一、偏误分析 | 第28-29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语块理论的引入 | 第30-34页 |
一、语块理论介绍 | 第30页 |
二、整体识记法——语块理论的启示 | 第30-31页 |
三、实践反馈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被…所”结构 | 第34-45页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材“被…所”编写现状 | 第34-37页 |
一、《阶梯汉语》中“被…所”编写现状 | 第34-35页 |
二、《汉语新目标》中“被…所”编写现状 | 第35-36页 |
三、《发展汉语》中“被…所”编写现状 | 第36-37页 |
四、《轻松汉语》中“被…所”编写现状 | 第37页 |
第二节 “被…所”编写现状分析 | 第37-41页 |
一、注释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二、例句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三、习题设置分析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教材编写建议 | 第41-45页 |
一、注释编写建议 | 第41-42页 |
二、例句设置建议 | 第42-43页 |
三、习题设置建议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