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学前教育、幼儿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材论文--算术、计算论文

使用不同课程幼儿园教师数学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以使用蒙氏数学与浙江省编教师用书的两位教师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一、研究的缘起与文献综述第8-17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8页
 (二) 文献综述第8-17页
  1.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程内容第8-10页
  2. 有关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综述第10-15页
  3.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第15-17页
二、研究设计第17-24页
 (一) 研究目的、内容、意义第17-20页
  1. 研究目的第17页
  2. 研究的内容第17-19页
  3. 研究的意义第19-20页
 (二) 研究工具的选择第20页
 (三) 研究对象选取第20-21页
 (四)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 观察法第21-22页
  2. 访谈法第22-23页
 (五) 数据处理第23-24页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4-49页
 (一) 两位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结果第24-42页
  1. “数学重心”大项目的行为比较第26-28页
  2. “教师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师幼互动”大项目的差异第28-32页
  3. “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大项目的差异第32-35页
  4. “引出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大项目的差异第35-37页
  5. “支持幼儿概念性理解”大项目的差异第37-40页
  6. “扩大幼儿的数学思维”大项目的差异第40-41页
  7. “对教学的评估和调整”大项目的差异第41页
  8. 两位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结果第41-42页
 (二) 影响两位教师教学行为的教材因素分析第42-49页
  1. “数学重心”行为差异的教材因素分析第42-43页
  2. “教师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师幼互动”行为差异的教材因素分析第43-46页
  3. “教师对幼儿的期望”行为差异的教材因素分析第46页
  4. “引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为差异的教材因素分析第46-47页
  5. “支持幼儿概念性理解”行为差异的教材因素分析第47-49页
四、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第49-53页
 (一) 研究结论第49-50页
  1. 《蒙氏数学》教学内容具体且课堂情境化的呈现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第49页
  2. 《蒙氏数学》活动设计中提供的故事、谜语、游戏等趣味化导入,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第49页
  3. 《蒙氏数学》提供的包含操作内容与操作材料的《操作册》,提升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第49-50页
 (二) 教育建议第50-53页
  1. 《幼儿园教师用书》中的数学活动内容设计应该基于成功的课例第50-51页
  2. 《幼儿园教师用书》中的数学活动设计应该重视情境化与数学思维化的导入第51页
  3. 《幼儿园教师用书》应该提供充足的数学教学辅助材料与教具学具#44第51-52页
  4. 《幼儿园教师用书》应该大量采用操作、游戏、探究等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数学教学方法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一第56-60页
附录二第60-61页
附录三第6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以某师范大学为例
下一篇:民间故事的传承方式对幼儿接受理解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