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弱智儿童与音乐教育 | 第10-17页 |
| 第一节 弱智儿童概述 | 第10-14页 |
| 一 弱智儿童的概念 | 第10-11页 |
| 二 造成弱智的多种原因 | 第11-12页 |
| 三 弱智儿童的诊断 | 第12页 |
| 四 弱智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及表现特征 | 第12-14页 |
| 第二节 弱智儿童的音乐教育 | 第14-17页 |
| 一 对弱智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14-15页 |
| 二 弱智儿童音乐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弱智儿童的学校音乐教育 | 第17-38页 |
| 第一节 弱智儿童音乐教学原则和教学内容 | 第17-20页 |
| 一 弱智儿童音乐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 第17-18页 |
| 二 弱智儿童的音乐课教学内容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适合弱智儿童的音乐教学方法 | 第20-34页 |
| 一 兴趣教学法 | 第21-24页 |
| 二 情感教学法 | 第24-26页 |
| 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 第26-30页 |
| 四 快乐教学法 | 第30-32页 |
| 五 情境教学法 | 第32-33页 |
| 六 多媒体技术教学法 | 第33-34页 |
| 第三节 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 第34-38页 |
| 一 良好的职业道德 | 第35页 |
| 二 扎实的知识结构 | 第35-36页 |
| 三 复合型的能力素质 | 第36-37页 |
| 四 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弱智儿章的家庭音乐教育 | 第38-43页 |
| 第一节 弱智儿章家庭音乐教育的意义 | 第38-39页 |
| 一 弱智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 | 第38页 |
| 二 家庭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弱智儿章生理上的健康发展 | 第38页 |
| 三 家庭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弱智儿童的心理发展 | 第38-39页 |
| 第二节 弱智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方法 | 第39-41页 |
| 一 培养弱智儿童的音乐学习兴趣 | 第39-40页 |
| 二 创设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环境 | 第40页 |
| 三 通过表扬鼓励,培养弱智儿章对音乐的热爱 | 第40页 |
| 四 家长在家庭音乐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 第40-41页 |
| 第三节 家长应具备的素质 | 第41-43页 |
| 一 良好的文化修养 | 第41页 |
| 二 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 第41-42页 |
| 三 健康的心态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弱智儿童的社会音乐教育 | 第43-45页 |
| 第一节 弱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意义 | 第43页 |
| 第二节 社会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 | 第43-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