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2页 |
| ·米胚概况 | 第11页 |
| ·米胚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米胚蛋白的组成 | 第11-12页 |
| ·米胚蛋白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 | 第12-13页 |
| ·大米蛋白提取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开发现状 | 第15-16页 |
| ·米胚油研究概述 | 第16-20页 |
| ·米胚油的营养价值 | 第16-18页 |
| ·油脂的精炼 | 第18-20页 |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20-21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提取及营养价值分析 | 第22-35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2-23页 |
| ·材料 | 第22-23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 ·脱脂米胚的制备 | 第23页 |
|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第23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分离和测定 | 第23-24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24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营养指标的估算 | 第24-25页 |
| ·体外消化率的评估 | 第25页 |
|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 ·米胚的基本成分分析 | 第27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含量 | 第27-28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第28-30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营养指标评价 | 第30-31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体外消化率分析 | 第31-32页 |
| ·SDS-PAGE分析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3章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功能性质研究 | 第35-51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 ·材料 | 第35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5-36页 |
| ·试验方法 | 第36-38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溶解性的测定 | 第36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起泡性及起泡稳定性的测定 | 第37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吸水性和吸油性的测定 | 第37-38页 |
|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第38页 |
| ·圆二色光谱(CD)分析 | 第38页 |
|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第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溶解特性分析 | 第39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乳化特性分析 | 第39-44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起泡性分析 | 第44-46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吸水性和吸油性分析 | 第46-47页 |
| ·表面疏水性分析 | 第47-48页 |
| ·圆二色光谱分析 | 第48页 |
| ·米胚蛋白各组分的DSC分析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 第4章 米胚油的精炼工艺研究 | 第51-63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51-52页 |
| ·材料 | 第51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1-52页 |
| ·试验方法 | 第52-55页 |
| ·毛油的脱蜡工艺 | 第52页 |
| ·脱蜡油中温水化脱胶工艺 | 第52-53页 |
| ·脱胶油脱色工艺 | 第53-55页 |
| ·脱酸/脱臭工艺 | 第55页 |
| ·油脂得率的测定 | 第5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 ·精炼各阶段油脂得率的分析 | 第55-56页 |
| ·脱胶工艺的优化 | 第56-60页 |
| ·脱色工艺的优化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5章 米胚油脂的检测 | 第63-74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63页 |
| ·材料 | 第63页 |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63页 |
| ·试验方法 | 第63-68页 |
| ·油样的感官检查 | 第63-64页 |
| ·油样理化指标的检测 | 第64-67页 |
| ·油样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 第67-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3页 |
| ·感官评价 | 第68-69页 |
| ·油样的理化指标 | 第69-71页 |
| ·油样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进一步的工作方向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