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功能饮料工艺及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0页 |
·双孢菇 | 第9-14页 |
·双孢菇简介 | 第9页 |
·双孢菇的分类 | 第9-10页 |
·双孢菇的营养组成 | 第10-11页 |
·双孢菇的食药用价值 | 第11-12页 |
·双孢菇多糖的结构与活性 | 第12-13页 |
·双孢菇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 | 第13-14页 |
·果肉饮料 | 第14-18页 |
·饮料分类及走向 | 第14页 |
·果肉饮料的概念 | 第14-15页 |
·果肉饮料生产概况 | 第15页 |
·果肉饮料生产的技术关键 | 第15-18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8-2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42页 |
·原料、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原料 | 第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34页 |
·双孢菇基本成分测定 | 第21-23页 |
·原料双孢菇功能成分测定 | 第23-26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加工工艺 | 第26-28页 |
·双孢菇护色工艺研究 | 第28-29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稳定性研究 | 第29-32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的配方 | 第32-33页 |
·杀菌工艺研究 | 第33-34页 |
·成品饮料主要成分检测分析 | 第34页 |
·饮料流变学研究 | 第34-35页 |
·流体类型分类 | 第34-35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流体类型的研究 | 第35页 |
·温度对双孢菇果肉饮料粘度的影响 | 第35页 |
·饮料贮存期预测模型 | 第35-39页 |
·化学动力学的预测原理 | 第36-38页 |
·饮料贮藏寿命的计算 | 第38-39页 |
·双孢菇功能性研究 | 第39-42页 |
·动物实验 | 第39-40页 |
·实验动物 | 第40页 |
·实验分组 | 第40页 |
·动物状态观察 | 第40页 |
·实验小鼠体重及肝脏系数测定 | 第40-41页 |
·生化指标检测 | 第41页 |
·肝脏病理学观察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2-76页 |
·原料双孢菇基本成分分析 | 第42页 |
·原料双孢菇主要营养元素测定 | 第42页 |
·双孢菇护色工艺研究 | 第42-49页 |
·漂烫护色效果实验 | 第42-44页 |
·不同护色剂护色效果研究 | 第44-48页 |
·几种护色剂护色效果综合比较 | 第48-49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稳定性研究 | 第49-56页 |
·稳定剂种类的筛选 | 第49-50页 |
·稳定剂的复配效果实验 | 第50-51页 |
·稳定性单因素实验 | 第51-54页 |
·稳定效果优化实验 | 第54-56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的配方 | 第56页 |
·杀菌工艺研究 | 第56-59页 |
·杀菌强度的评价 | 第56-59页 |
·成品饮料成分测定 | 第59页 |
·饮料流变特性研究 | 第59-63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流体类型研究 | 第59-61页 |
·温度对双孢菇果肉饮料粘度的影响 | 第61-63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贮臧过程中色泽指标的研究 | 第63-66页 |
·28℃条件下贮存双孢菇果肉饮料色度值变化的研究 | 第64-65页 |
·38℃条件下贮存双孢菇果肉饮料色度值变化的研究 | 第65页 |
·48℃条件下贮存双孢菇果肉饮料色度值变化的研究 | 第65-66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色泽指标的确定 | 第66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贮藏期模型的建立 | 第66-71页 |
·双孢菇果肉饮料贮藏过程中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66页 |
·颜色反应速度常数K值的测定和反应级数的确定 | 第66-67页 |
·温度系数Q_(10)的计算 | 第67-68页 |
·恒温下双孢菇果肉饮料贮藏寿命预测 | 第68-71页 |
·双孢菇功能性研究 | 第71-76页 |
·动物状态观察结果 | 第71页 |
·小鼠体重变化及肝脏系数的测定 | 第71-72页 |
·小鼠肝组织匀浆中各指标测定 | 第72页 |
·肝组织切片显微镜观察 | 第72-76页 |
4 结论 | 第76-77页 |
5 展望 | 第77-7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7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3-84页 |
8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