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我国县级教育行政组织生态平衡机制研究--以河南省**县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相关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收集资料方法第15页
     ·分析资料方法第15-16页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第16页
     ·拓展了组织生态理论的应用范围第16页
     ·提出了我国县级教育行政组织和谐生态的构想第16-17页
第二章 我国县级教育行政组织生态平衡机制理论研究第17-29页
   ·基本概念解释第17-20页
     ·教育行政组织第17-18页
     ·县级教育行政组织生态第18-19页
     ·组织生态平衡机制第19-20页
   ·理论基础第20-23页
     ·组织管理学理论第20-22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2页
     ·学习型组织理论第22-23页
   ·平衡机制的特征第23-25页
     ·机制建设的环境特征第23-24页
     ·价值选择的服务性第24页
     ·组织管理的民主性第24-25页
     ·运行保障的法治性第25页
     ·评价标准的效率性第25页
   ·平衡机制的结构第25-27页
     ·外部生态平衡机制第26页
     ·内部生态平衡机制第26页
     ·内外部生态平衡机制第26页
     ·动态生态平衡机制第26-27页
   ·平衡机制的效用第27-29页
     ·促进县级教育行政效率的提高第27-28页
     ·促进县级和谐教育行政生态的生成第28页
     ·促进县级教育行政组织创新与发展第28页
     ·促进我国县级教育行政向服务型方向的转变第28-29页
第三章 我国县级教育行政组织生态现状及失衡问题分析第29-47页
   ·现状调查(以**县为例)第29-40页
     ·组织外部生态层面第29-35页
     ·组织内部生态层面第35-40页
   ·生态失衡问题及其分析第40-47页
     ·外部生态失衡维度第40-44页
     ·内部生态失衡维度第44-47页
第四章 实现我国县级教育行政组织生态平衡的机制构想第47-61页
   ·我国县级教育行政组织和谐生态的生成第47-50页
     ·和谐生态的宏观描述第47-48页
     ·和谐生态的特征第48-50页
   ·实现我国县级教育行政组织和谐生态的机制建设第50-61页
     ·平衡机制建设的原则第50-51页
     ·平衡机制的内容第51-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附录第64-69页
后记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符号互动论视野下的亲子音乐教育研究--以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实践为个案的调查和分析
下一篇:成就目标、工作记忆广度对小学生心算成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