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章 简述基本概念和亲子音乐教育的功能 | 第20-32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20-27页 |
一、符号互动论 | 第20-22页 |
二、音乐符号 | 第22-25页 |
三、亲子教育 | 第25-26页 |
四、亲子音乐教育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亲子音乐教育的功能 | 第27-32页 |
一、亲子音乐教育对于孩子的功能 | 第27-30页 |
二、亲子音乐教育对于家长的功能 | 第30页 |
三、亲子音乐教育对于社会的功能 | 第30-32页 |
第二章 从符号互动论视角对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 | 第32-44页 |
第一节 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简介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妙事多音乐花园课例观察与描述 | 第33-39页 |
一、课例《与我同唱》观察与描述 | 第33-35页 |
二、课例《与我同舞》观察与描述 | 第35-36页 |
三、课例《与我同奏》观察与描述 | 第36-38页 |
四、课例《与我同拍手》观察与描述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妙事多音乐花园课程参与主体的访谈与分析 | 第39-44页 |
一、管理者的访谈与分析 | 第39-40页 |
二、授课教师的访谈与分析 | 第40-42页 |
三、参与家长的访谈与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章 亲子音乐教育互动的分析与研究 | 第44-60页 |
第一节 教师与音乐符号的互动 | 第44-48页 |
一、教师与音乐文本的互动 | 第45页 |
二、教师与音乐音响的互动 | 第45-47页 |
三、教师与课堂的互动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家长与音乐符号的互动 | 第48-50页 |
一、家长与音乐文本的互动 | 第48-49页 |
二、家长与音乐音响的互动 | 第49-50页 |
三、家长与课堂的互动 | 第50页 |
第三节 婴幼儿与音乐符号的互动 | 第50-56页 |
一、婴幼儿与音乐文本的互动 | 第52页 |
二、婴幼儿与音乐音响的互动 | 第52-54页 |
三、婴幼儿与课堂的互动 | 第54-56页 |
第四节 亲子音乐教育互动特点的分析 | 第56-60页 |
一、亲子音乐教育互动中的优点 | 第56页 |
二、亲子音乐教育互动中的不足 | 第56-60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0-70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60-61页 |
第二节 讨论 | 第61-70页 |
讨论一:当前我国亲子音乐教育存在的不足 | 第61-64页 |
讨论二:改革和完善我国亲子音乐教育的个人建议 | 第64-70页 |
结语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