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2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柑橘中的主要苦味物质 | 第16-31页 |
1.2.1 柠檬苦素类似物 | 第17-24页 |
1.2.2 柚皮苷 | 第24-27页 |
1.2.3 柑橘中苦味物质的评价 | 第27-31页 |
1.3 柑橘“后苦”的脱除及其机理研究 | 第31-34页 |
1.3.1 物理脱苦法 | 第31-32页 |
1.3.2 生物脱苦法 | 第32-34页 |
1.3.3 复合脱苦法 | 第34页 |
1.4 柑橘酒的脱苦研究 | 第34-36页 |
1.4.1 柑橘品种的选择 | 第35页 |
1.4.2 柑橘酒脱苦工艺的研究 | 第35页 |
1.4.3 酒类脱苦的其他研究 | 第35-36页 |
1.5 白兰地及皮渣白兰地的研究 | 第36-39页 |
1.5.1 酿造原料的选择 | 第36页 |
1.5.2 白兰地的生产工艺 | 第36-39页 |
1.5.3 柑橘白兰地的研究 | 第39页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39-42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39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9-41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41-42页 |
第二章 柑橘中主要苦味物质的研究 | 第42-64页 |
2.1 引言 | 第42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2.2.1 原料 | 第42-43页 |
2.2.2 试剂 | 第43页 |
2.2.3 仪器与设备 | 第43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43-50页 |
2.3.1 柑橘果实/汁/酒中苦味物质的检测 | 第43-45页 |
2.3.2 柑橘中三种主要苦味物质的评价 | 第45-50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50-62页 |
2.4.1 柑橘果实/汁/酒中苦味物质的检测分析 | 第50-57页 |
2.4.2 柑橘中三种主要苦味物质的评价分析 | 第57-62页 |
2.5 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物理法处理柑橘原料对柑橘酒苦味的影响 | 第64-88页 |
3.1 引言 | 第64-65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65页 |
3.2.1 原料 | 第65页 |
3.2.2 试剂 | 第65页 |
3.2.3 仪器与设备 | 第65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65-69页 |
3.3.1 原料处理 | 第65页 |
3.3.2 相关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65-66页 |
3.3.3 柑橘酒酿造 | 第66页 |
3.3.4 柑橘汁(酒)中柠檬苦素类似物的提取和检测 | 第66页 |
3.3.5 柑橘汁(酒)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66-67页 |
3.3.6 柑橘汁(酒)的颜色评价 | 第67-68页 |
3.3.7 柑橘汁(酒)中香气物质的测定及分析 | 第68页 |
3.3.8 柑橘酒感官评价 | 第68页 |
3.3.9 数据分析 | 第68-69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69-86页 |
3.4.1 相关理化指标 | 第69页 |
3.4.2 柑橘汁(酒)中柠檬苦素类似物含量 | 第69-72页 |
3.4.3 柑橘汁(酒)的浊度 | 第72-73页 |
3.4.4 柑橘汁(酒)的颜色 | 第73-77页 |
3.4.5 柑橘汁(酒)的香气物质 | 第77-86页 |
3.5 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基于柑橘酒苦味降低的工艺优化 | 第88-118页 |
4.1 引言 | 第88-89页 |
4.2 材料与仪器 | 第89-90页 |
4.2.1 果实 | 第89页 |
4.2.2 试剂 | 第89页 |
4.2.3 仪器与设备 | 第89-90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90-92页 |
4.3.1 柑橘酒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 | 第90页 |
4.3.2 不同工艺条件酿造柑橘酒 | 第90页 |
4.3.3 下胶 | 第90-91页 |
4.3.4 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91页 |
4.3.5 “后苦”类物质的提取及检测 | 第91页 |
4.3.6 柑橘酒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91页 |
4.3.7 柑橘酒的颜色评价 | 第91-92页 |
4.3.8 柑橘酒中香气物质的测定 | 第92页 |
4.3.9 柑橘酒感官评价 | 第92页 |
4.3.10 数据分析 | 第92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92-117页 |
4.4.1 不同贮存温度对原料中柠檬苦素类似物含量的影响 | 第92-93页 |
4.4.2 不同工艺条件对柑橘酒“后苦”类物质的影响 | 第93-109页 |
4.4.3 不同下胶材料对柑橘酒“后苦”类物质的影响 | 第109-117页 |
4.5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五章 基于苦味降低的柑橘蒸馏酒的工艺研究 | 第118-127页 |
5.1 引言 | 第118页 |
5.2 材料与仪器 | 第118页 |
5.2.1 材料 | 第118页 |
5.2.2 试剂 | 第118页 |
5.2.3 仪器与设备 | 第118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118-120页 |
5.3.1 柑橘酒的酿造及蒸馏工艺 | 第118-119页 |
5.3.2 供试样品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119页 |
5.3.3 供试样品颜色的评价 | 第119页 |
5.3.4 供试样品香气物质的测定 | 第119页 |
5.3.5 供试样品中柠檬苦素、诺米林的提取和UPLC检测 | 第119页 |
5.3.6 供试样品的感官评价 | 第119页 |
5.3.7 数据分析 | 第119-120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120-126页 |
5.4.1 供试样品的相关理化指标 | 第120页 |
5.4.2 供试样品的颜色 | 第120-121页 |
5.4.3 供试样品的香气物质 | 第121-124页 |
5.4.4 供试样品的柠檬苦素类似物含量 | 第124页 |
5.4.5 供试样品的感官评价 | 第124-126页 |
5.5 结论 | 第126-127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127-129页 |
6.1 结论 | 第127-128页 |
6.2 创新点 | 第128页 |
6.3 展望 | 第128-129页 |
附录 | 第12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74页 |
致谢 | 第174-175页 |
个人简历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