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英译本比较研究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8-13页 |
一、《民事诉讼法》的出台背景 | 第8-10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四阶段英译本翻译策略变化 | 第13-18页 |
第一节 术语英译变化 | 第13-15页 |
一、同术语不同译法 | 第13-14页 |
二、不同术语同一译法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句型译法变化 | 第15-18页 |
一、变主动为被动 | 第15-16页 |
二、变否定为肯定 | 第16-17页 |
三、变直译为意译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民事诉讼法》四阶段英译本的评价 | 第18-23页 |
第一节 英译本的贡献 | 第18-20页 |
一、模糊表达准确化 | 第18-19页 |
二、句式结构多样化 | 第19-20页 |
三、赘述表达简洁化 | 第20页 |
第二节 英译本中的不足 | 第20-23页 |
一、机械对译 | 第20-21页 |
二、译词前后不统一 | 第21-22页 |
三、术语误用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民事诉讼法》英译原则 | 第23-26页 |
一、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忠实性 | 第23-24页 |
二、英译的专业性、规范性 | 第24页 |
三、语言、语篇的得体性 | 第24-25页 |
四、与国际条例、惯例表达的一致性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附录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