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2-14页
Abstract第14-15页
1 绪论第16-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1.1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第16页
        1.1.2 网络学习社区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第16-17页
        1.1.3 隐性知识转移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第17页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7-18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1.3.1 研究目的第18页
        1.3.2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1 分析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第19页
        1.4.2 提出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第19-20页
        1.4.3 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验证及修正第20页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3页
        1.5.1 研究思路第20-21页
        1.5.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 研究综述第23-44页
    2.1 概念界定第23-28页
        2.1.1 网络学习社区第23-25页
        2.1.2 隐性知识转移第25-28页
    2.2 研究综述第28-42页
        2.2.1 网络学习社区研究综述第28-33页
        2.2.2 隐性知识转移研究综述第33-35页
        2.2.3 网络学习社区中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第35-40页
        2.2.4 隐性知识转移效果研究综述第40-41页
        2.2.5 总结第41-42页
    2.3 理论依据第42-44页
        2.3.1 学习共同体理论第42页
        2.3.2 群体动力学理论第42页
        2.3.3 强弱联结理论第42-44页
3 研究设计第44-52页
    3.1 研究设计第44页
    3.2 研究环境与调查对象第44-46页
    3.3 综合分析第46-47页
        3.3.1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第46-47页
        3.3.2 转移效果综合分析第47页
    3.4 调查量表的初步编制第47-51页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第51-52页
4 模型构建第52-71页
    4.1 前期数据描述统计分析第52-53页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53-64页
        4.2.1 影响因素调查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第54-62页
        4.2.2 转移效果调查量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第62-64页
    4.3 调查量表的确定第64页
    4.4 研究变量与研究假设第64-69页
        4.4.1 知识特性第65页
        4.4.2 知识源第65-66页
        4.4.3 转移媒介第66页
        4.4.4 知识受体第66-67页
        4.4.5 转移情境第67-68页
        4.4.6 转移效果第68-69页
        4.4.7 中介研究假设第69页
    4.5 理论模型构建第69-71页
5 模型与假设的检验第71-91页
    5.1 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第71-74页
        5.1.1 基本信息第71-72页
        5.1.2 研究变量描述统计第72-73页
        5.1.3 隐性知识转移分析第73-74页
    5.2 信度分析第74-75页
    5.3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75-78页
    5.4 效度分析第78-81页
        5.4.1 收敛效度第79页
        5.4.2 区别效度第79-81页
    5.5 理论模型验证与修正第81-89页
        5.5.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第81-84页
        5.5.2 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第84-87页
        5.5.3 中介检验第87-89页
    5.6 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第89-9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1-95页
    6.1 研究结果第91-93页
        6.1.1 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第91-92页
        6.1.2 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结果第92页
        6.1.3 建议第92-93页
    6.2 创新与不足第93-94页
        6.2.1 创新点第93-94页
        6.2.2 研究不足第94页
    6.3 展望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1页
附录第101-104页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句酷批改网支持下的高中英语写作评价反馈策略研究
下一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hotoshop》课程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