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7-20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2-3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6页 |
2.1.1 评价反馈 | 第22-23页 |
2.1.2 写作评价反馈 | 第23-25页 |
2.1.3 写作电子评价反馈 | 第25-26页 |
2.2 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2.2.1 国内外英语写作电子评价反馈研究现状 | 第26页 |
2.2.2 国内外英语写作电子评价反馈中自动评改系统反馈研究现状 | 第26-31页 |
2.3 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1-32页 |
3 理论基础 | 第32-35页 |
3.1 非正式学习理论 | 第32页 |
3.2 SWAIN“可理解性输出假设”理论 | 第32-33页 |
3.3 过程写作法 | 第33-35页 |
4 句酷批改网支持下的英语写作评价反馈初步设计 | 第35-50页 |
4.1 迭代实验前期准备 | 第35-41页 |
4.1.1 研究对象与学生特点分析 | 第35页 |
4.1.2 写作素材分析与写作任务选择 | 第35-38页 |
4.1.3 研究进程安排与错误类型界定 | 第38-39页 |
4.1.4 设计调查问卷、访谈问题及制定评价量表 | 第39-40页 |
4.1.5 申请句酷批改网账号且创建QQ群 | 第40-41页 |
4.2 迭代过程中策略实施过程设计 | 第41-43页 |
4.2.1 策略实施前过程设计 | 第42页 |
4.2.2 策略实施中过程设计 | 第42-43页 |
4.2.3 策略实施后过程设计 | 第43页 |
4.3 迭代实验前期焦点用户访谈及启示 | 第43-47页 |
4.3.1 教师就当前写作评价反馈认知情况访谈及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4.3.2 学生对作文自动评改系统需求情况访谈及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4.4 三轮迭代研究思路设计 | 第47-50页 |
4.4.1 本研究总体思路 | 第47-48页 |
4.4.2 迭代过程示意图 | 第48-50页 |
5 句酷批改网支持下的高中英语写作评价反馈实践 | 第50-79页 |
5.1 第一轮迭代 | 第50-59页 |
5.1.1 研究的设计 | 第50页 |
5.1.2 研究的实施 | 第50-55页 |
5.1.3 焦点用户访谈 | 第55-58页 |
5.1.4 反思与改进 | 第58-59页 |
5.2 第二轮迭代 | 第59-69页 |
5.2.1 研究的设计 | 第59-60页 |
5.2.2 研究的实施 | 第60-65页 |
5.2.3 焦点用户访谈 | 第65-68页 |
5.2.4 反思与改进 | 第68-69页 |
5.3 第三轮迭代 | 第69-79页 |
5.3.1 研究的设计 | 第69-70页 |
5.3.2 研究的实施 | 第70-75页 |
5.3.3 焦点用户访谈 | 第75-78页 |
5.3.4 本轮实验总结 | 第78-79页 |
6 评价反馈效果分析与策略建议 | 第79-87页 |
6.1 效果分析 | 第79-85页 |
6.1.1 问卷调查分析 | 第79-82页 |
6.1.2 访谈结果总结 | 第82-84页 |
6.1.3 效果分析总结 | 第84-85页 |
6.2 策略建议 | 第85-87页 |
6.2.1 教师方面 | 第85页 |
6.2.2 学生方面 | 第85-87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7页 |
7.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87-88页 |
7.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87-88页 |
7.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88页 |
7.3 前景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附录 | 第94-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