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符号学视野下的汉语合音合形合义符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第11-12页
        1.1.1 选题缘由第11页
        1.1.2 研究价值第11-12页
    1.2 合音合形合义符号相关研究现状及其不足第12-20页
        1.2.1 合音合形合义符号相关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2 现有研究之不足第19-20页
    1.3 研究方法第20页
    1.4 理论基础第20页
    1.5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第20-22页
第二章 合音合形合义符号之二元构成第22-35页
    2.1 二合之合音词研究第22-27页
        2.1.1 合音词界定第22页
        2.1.2 合音词音之古今对照分析第22-25页
        2.1.3 合音词义之古今对比研究第25-26页
        2.1.4 合音词音义关系之探析第26-27页
    2.2 二合之合形字研究第27-31页
        2.2.1 合形字界定第27页
        2.2.2 合形字与形声字、会意字之异同第27-29页
        2.2.3 合形字形义关系之剖析第29-31页
    2.3 二合之合音字形与合形字音之分析第31-33页
        2.3.1 合音词形之假借化探究第31-32页
        2.3.2 合形字音之任意性论述第32-33页
    2.4 三合之合音合形合义符号剖析第33-35页
        2.4.1 合音合形合义符号之界定第33页
        2.4.2 三合符号言文关系之分析第33-35页
第三章 基于三合符号的汉语汉字言文关系分析第35-43页
    3.1 三大语言文字观视野中的汉语汉字言文关系第35-39页
        3.1.1 “工具论”语言文字观与汉语汉字言文关系第35-36页
        3.1.2 “解构主义”语言文字观与汉语汉字言文关系第36-37页
        3.1.3 “合治”语言文字观视野下的汉语汉字言文关系第37-39页
    3.2 三合符号所体现的汉语汉字言文关系第39-43页
        3.2.1 汉语中三合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第39-40页
        3.2.2 三合符号之言文关系第40-43页
第四章 合音合形合义符号之深层机制第43-50页
    4.1 合音合形合义符号乃言文二符第43页
    4.2 三合符号之生成机制阐释第43-46页
        4.2.1 “互文性”理论之阐述第43-44页
        4.2.2 三合符号互文性之历时派生研究第44-45页
        4.2.3 三合符号互文性之共时暗含研究第45-46页
    4.3 互文理论下汉语汉字言文关系之深层解构第46-50页
第五章 结语第50-52页
    5.1 “互文性”的进一步对汉语汉字的诠释第50页
    5.2 “互文性”与汉语合音合形合义符号之结合研究第50-51页
    5.3 研究之不足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Supervisor Developmental Feedback on Employee Creativity in High-context Culture
下一篇:“汉语桥”中文大赛文化考查对文化活动教学的导向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