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包装学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茶饮料容器包装形状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1-14页
    0.1 研究意义与依据第11-12页
        0.1.1 研究意义第11页
        0.1.2 选题依据第11-12页
    0.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0.2.1 文献研究法第12页
        0.2.2 实验研究法第12页
        0.2.3 问卷分析法第12-13页
    0.3 研究框架第13-14页
1 包装形状研究文献综述第14-18页
    1.1 产品包装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第14-15页
        1.1.1 产品包装的重要性第14页
        1.1.2 产品包装的作用第14-15页
        1.1.3 影响产品包装的元素第15页
    1.2 形状研究相关文献综述第15-18页
        1.2.1 形状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形状在心理学中的研究第15-16页
        1.2.2 形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第16-18页
2 研究设计第18-28页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8页
    2.2 包装形状对消费者选择影响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8-19页
        2.2.1 包装形状作为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第18-19页
        2.2.2 产品功能作为调节因素第19页
        2.2.3 产品口味作为调节因素第19页
    2.3 研究假设第19-23页
        2.3.1 包装形状在消费者对产品态度和购买意愿上存在影响第19-20页
        2.3.2 产品功能在形状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第20-21页
        2.3.3 产品口味在形状对消费者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第21-22页
        2.3.4 在包装形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中态度起中介作用第22页
        2.3.5 包装形状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第22-23页
    2.4 预测试设计第23-24页
        2.4.1 预测试的目的第23-24页
        2.4.2 预测试的形式第24页
        2.4.3 问卷设计第24页
    2.5 实验设计第24-26页
        2.5.1 实验目的第24页
        2.5.2 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与调节变量第24-25页
        2.5.3 实验分组设计第25-26页
    2.6 问卷设计第26-28页
        2.6.1 问卷导语第26页
        2.6.2 问卷主体部分第26页
        2.6.3 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第26页
        2.6.4 量表选择和变量测量第26-28页
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28-61页
    3.1 预测试结果分析第28-33页
        3.1.1 预测试样本描述第28页
        3.1.2 包装形状-产品匹配度分组第28-29页
        3.1.3 按照包装形状-产品功能匹配度分组第29-31页
        3.1.4 按照包装形状-产品口味匹配度分组第31-33页
        3.1.5 预测试结果小结第33页
    3.2 实验一:包装形状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关系研究第33-40页
        3.2.1 实验对象、参与者、变量与实验设计第33-35页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5-40页
        3.2.3 实验一小结第40页
    3.3 实验二:产品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第40-50页
        3.3.1 实验的对象、被试、变量与实验设计第40-42页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2-50页
        3.3.3 实验二小结第50页
    3.4 实验三:产品功能的调节作用研究第50-61页
        3.4.1 实验的对象、被试、变量与实验设计第50-52页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2-60页
        3.4.3 实验三小结第60-61页
4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61-63页
    4.1 研究结论第61页
        4.1.1 包装形状对态度、购买意愿及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第61页
        4.1.2 茶饮料包装形状与产品功能和口味的匹配度与态度和购买意愿正相关第61页
        4.1.3 产品功能和口味具有调节作用第61页
    4.2 营销建议第61-63页
5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第63-64页
    5.1 研究局限性第63页
    5.2 未来研究方向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件第67-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酸马奶酒中乳酸菌产AI-2信号分子的研究
下一篇:三种工艺白砂糖致色成分的差异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