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的创造性戏剧》翻译实践报告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1.1 《课堂内外的创造性戏剧》简介 | 第11-12页 |
1.2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课堂内外的创造性戏剧》文本语言特征分析 | 第14-25页 |
2.1 词汇特点 | 第14-16页 |
2.1.1 特殊的戏剧和教育术语 | 第14-15页 |
2.1.2 各类专有名称 | 第15-16页 |
2.1.3 多种语境词 | 第16页 |
2.2 句法特点 | 第16-22页 |
2.2.1 it 句式结构多 | 第17页 |
2.2.2 with 句式结构频频出现 | 第17-18页 |
2.2.3 被动句式多样化 | 第18-20页 |
2.2.4 从句繁多 | 第20-22页 |
2.3 语篇特点 | 第22-25页 |
2.3.1 衔接性 | 第22-23页 |
2.3.2 连贯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翻译过程和原则 | 第25-30页 |
3.1 翻译的过程 | 第25-27页 |
3.1.1 理解 | 第25-26页 |
3.1.2 表达 | 第26-27页 |
3.1.3 审校 | 第27页 |
3.2 翻译原则 | 第27-30页 |
3.2.1 准确性原则 | 第28页 |
3.2.2 简明性原则 | 第28-29页 |
3.2.3 一致性原则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翻译技巧探微 | 第30-45页 |
4.1 词的宏观把握——多层面灵活变通 | 第30-33页 |
4.1.1 特色术语,灵活翻译 | 第30-31页 |
4.1.2 词语增减,顺畅通达 | 第31-32页 |
4.1.3 词性转换,准确自然 | 第32-33页 |
4.2 词的微观探究——专有名词翻译技巧 | 第33-36页 |
4.2.1 约定俗成 | 第33-34页 |
4.2.2 音译法 | 第34-35页 |
4.2.3 意译法 | 第35-36页 |
4.3 句子的变通——被动语态 | 第36-38页 |
4.3.1 被动语态保持不变 | 第36-37页 |
4.3.2 被动语态转化为汉语主动语态 | 第37-38页 |
4.3.3 将被动语态转化为汉语无主句 | 第38页 |
4.4 句子的变通——从句 | 第38-42页 |
4.4.1 定语从句 | 第38-39页 |
4.4.2 状语从句 | 第39-41页 |
4.4.3 名词从句 | 第41-42页 |
4.5 语篇的翻译技巧 | 第42-45页 |
4.5.1 衔接词的处理 | 第42-43页 |
4.5.2 改变篇章结构 | 第43-45页 |
第五章 翻译的难点及体会 | 第45-51页 |
5.1 文化背景知识需宽广 | 第45-47页 |
5.2 死译硬译行不通 | 第47-48页 |
5.3 语序调整要灵活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