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义表征理论在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15-17页 |
一、多义词 | 第15-16页 |
二、事件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多义词研究述评 | 第17-21页 |
一、国外多义词研究述评 | 第17-20页 |
二、国内多义词研究述评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词义表征理论(LSR)研究述评 | 第21-29页 |
一、多义词的核心义项表征与语义映射网络的构建 | 第21-22页 |
二、事件结构对多义词内部概念结构的表征 | 第22-24页 |
三、LSR的多义词语义生成机制 | 第24-27页 |
四、LSR对多义性的解读 | 第27-2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1-49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31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33-34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34页 |
三、实验研究法 | 第34页 |
第四节 研究工具 | 第34-38页 |
一、英语词汇应用能力测试卷 | 第34-37页 |
二、调查问卷 | 第37-38页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38-39页 |
第六节 教学案例 | 第39-49页 |
一、基于LSR的多义词kill的教学 | 第40-44页 |
二、基于LSR的多义词swim和drown的教学 | 第44-49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9-63页 |
第一节 前、后测数据结果 | 第49-54页 |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 | 第49-50页 |
二、实验班前测和后测成绩 | 第50-51页 |
三、对照班前测和后测成绩 | 第51-53页 |
四、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 | 第53-54页 |
第二节 调查问卷情况 | 第54-58页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第58-63页 |
一、实验班前测和后测结果与讨论 | 第58-59页 |
二、前测和后测结果对比分析与讨论 | 第59-61页 |
三、调查问卷结果与讨论 | 第61-62页 |
四、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3-67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第二节 教学启示 | 第64页 |
第三节 局限性与展望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附录 | 第7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