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胡哲敷及《历史教学法》简介 | 第9-10页 |
二、选题缘由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胡哲敷《历史教学法》成书背景 | 第14-22页 |
一、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 | 第14-16页 |
二、中国传统史学的转型 | 第16-19页 |
三、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 | 第19-22页 |
第二章 胡哲敷《历史教学法》的主要内容 | 第22-34页 |
一、历史教学法的涵义 | 第22-23页 |
二、历史教学的目的 | 第23-25页 |
三、历史教科书及其使用 | 第25-29页 |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 | 第29-31页 |
五、历史教学效果的评价 | 第31-34页 |
第三章 胡哲敷《历史教学法》一书的特点 | 第34-42页 |
一、明确历史教学法的学科主体性 | 第34-36页 |
二、追求本土化的历史教学法 | 第36-39页 |
三、体现了鲁滨逊的“新史学”理论的主要特色 | 第39-42页 |
结语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