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析视角下的在线学习干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3.1 学习分析 | 第13页 |
1.3.2 学习干预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2.1 学习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1.3 小结 | 第18-19页 |
2.2 学习干预的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2.2.1 学习干预的内涵 | 第20页 |
2.2.2 学习干预的典型研究 | 第20-22页 |
2.2.3 在线学习干预的提出 | 第22-24页 |
3 在线学习干预模型的构建 | 第24-30页 |
3.1 传统学习干预的典型模型 | 第24-27页 |
3.1.1 RTI模型 | 第24-25页 |
3.1.2 RTI的派生模型 | 第25-27页 |
3.2 传统干预模型的局限性 | 第27-28页 |
3.3 在线学习干预模型SMIDA | 第28-30页 |
4 在线学习干预模型的应用 | 第30-65页 |
4.1 预实验的实施与结果 | 第30-33页 |
4.1.1 预实验的实施过程 | 第30-31页 |
4.1.2 预实验的结果分析 | 第31-33页 |
4.2 正式实验的实施与结果 | 第33-48页 |
4.2.1 前期准备活动 | 第33页 |
4.2.2 干预技术和工具的选择 | 第33-39页 |
4.2.3 群体干预 | 第39-42页 |
4.2.4 小组干预 | 第42-45页 |
4.2.5 个别干预 | 第45-48页 |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8-65页 |
4.3.1 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4.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4.3.3 学习成绩与时间投入分析 | 第56-65页 |
5 总结与反思 | 第65-68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65-66页 |
5.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第66-67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Ⅰ 《网络技术基础》班级调查问卷 | 第72-74页 |
附录Ⅱ 《现代教育技术》班级调查问卷 | 第74-76页 |
附录Ⅲ 关于学习干预态度的访问提纲 | 第76-77页 |
附录Ⅳ 《网络技术基础》学生成绩汇总表 | 第77-79页 |
附录Ⅴ 《现代教育技术》学生成绩汇总表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