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基于规范计算法的晃荡载荷计算及结构强度评估 | 第19-46页 |
2.1 目标船主尺度参数介绍 | 第19-21页 |
2.1.1 目标船主尺度参数 | 第19-20页 |
2.1.2 目标液舱参数 | 第20-21页 |
2.2 液舱内液体运动和船体运动固有周期 | 第21-27页 |
2.2.1 液舱内液体运动固有周期计算 | 第21-22页 |
2.2.2 船体运动固有周期计算 | 第22-25页 |
2.2.3 液舱内液体运动及船体运动固有周期对比 | 第25-27页 |
2.3 基于规范的液舱晃荡载荷计算 | 第27-32页 |
2.3.1 第一类液舱载荷 | 第27-28页 |
2.3.2 第二类液舱载荷 | 第28-30页 |
2.3.3 第三类液舱载荷 | 第30-31页 |
2.3.4 目标LNG船液舱晃荡载荷计算 | 第31-32页 |
2.4 规范晃荡载荷下液舱结构强度校核 | 第32-37页 |
2.4.1 液舱有限元模型 | 第32-33页 |
2.4.2 载荷加载 | 第33-34页 |
2.4.3 垫块单元模拟 | 第34-37页 |
2.4.4 有限元分析设计准则 | 第37页 |
2.5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37-44页 |
2.5.1 横摇工况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37-40页 |
2.5.2 纵摇工况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40-43页 |
2.5.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小结 | 第43-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基于VOF方法的晃荡载荷计算及载荷简化 | 第46-69页 |
3.1 晃荡载荷计算流程 | 第46-48页 |
3.1.1 晃荡工况选取 | 第46页 |
3.1.2 初参数选取及激励 | 第46-47页 |
3.1.3 横摇与纵摇的计算模型与压力监测点 | 第47-48页 |
3.2 晃荡载荷计算结果 | 第48-60页 |
3.2.1 纵摇晃荡载荷计算结果 | 第48-55页 |
3.2.2 横摇晃荡载荷计算结果 | 第55-59页 |
3.2.3 晃荡载荷计算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3.3 晃荡载荷简化 | 第60-68页 |
3.3.1 水密舱壁和液舱侧板上的载荷简化 | 第60-63页 |
3.3.2 制荡舱壁和中纵舱壁上的载荷简化 | 第63-67页 |
3.3.3 其他区域载荷的简化 | 第67-6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液舱动响应分析及准静态处理 | 第69-90页 |
4.1 液舱动响应分析 | 第69-81页 |
4.1.1 液舱有限元模型及载荷 | 第69-70页 |
4.1.2 动响应计算结果 | 第70-79页 |
4.1.3 动响应结果分析 | 第79-81页 |
4.2 动载荷准静态处理 | 第81-89页 |
4.2.1 包络线准静态处理动载荷 | 第82-84页 |
4.2.2 采用动力放大系数比较静响应和动响应结果 | 第84-87页 |
4.2.3 静响应计算结果、动响应计算结果以及规范载荷下计算结果对比 | 第87-8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0-92页 |
5.1 总结 | 第90页 |
5.2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99-100页 |
附录 | 第100-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