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2.1 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2.1.1 国外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1.2 国内盈余管理概念研究 | 第11-12页 |
2.2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12-14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2.3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 第14-15页 |
2.3.1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 | 第14页 |
2.3.2 高管持股与盈余管理 | 第14-15页 |
2.3.3 国有股与盈余管理 | 第15页 |
2.3.4 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 第15页 |
2.4 股权结构、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15-18页 |
2.4.1 股权结构与高管薪酬 | 第16页 |
2.4.2 股权结构、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16-18页 |
2.5 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19-25页 |
3.1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19-20页 |
3.1.1 契约理论 | 第19页 |
3.1.2 非对称信息理论 | 第19-20页 |
3.1.3 小结 | 第20页 |
3.2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 第20-22页 |
3.2.1 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 | 第21页 |
3.2.2 高管持股与盈余管理 | 第21页 |
3.2.3 国家股与盈余管理 | 第21-22页 |
3.2.4 机构投资者与影响盈余管理 | 第22页 |
3.3 股权结构、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22-25页 |
3.3.1 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22-23页 |
3.3.2 高管持股、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23页 |
3.3.3 国家股、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23页 |
3.3.4 机构投资者、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23页 |
3.3.5 直接控股股东性质与盈余管理 | 第23-25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设计 | 第25-30页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5页 |
4.2 模型设定 | 第25-27页 |
4.2.1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 | 第25-27页 |
4.2.2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关系模型 | 第27页 |
4.2.3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模型 | 第27页 |
4.2.4 股权结构、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关系模型 | 第27页 |
4.3 变量定义 | 第27-30页 |
4.3.1 被解释变量(盈余管理) | 第27-28页 |
4.3.2 解释变量(高管薪酬) | 第28页 |
4.3.3 解释变量(股权结构) | 第28页 |
4.3.4 控制变量 | 第28-30页 |
第5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0-41页 |
5.1 盈余管理计量 | 第30页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5.2.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5.2.2 分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5.3 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5.4 实证分析 | 第33-41页 |
5.4.1 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33-34页 |
5.4.2 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 第34-36页 |
5.4.3 股权结构、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 | 第36-4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 第41-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6.1.1 高管薪酬能够诱发盈余管理 | 第41页 |
6.1.2 不同的股权结构对薪酬诱发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同 | 第41-42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42-45页 |
6.2.1 完善薪酬体制 | 第42-43页 |
6.2.2 优化股权结构 | 第43-44页 |
6.2.3 完善证券市场监管,健全相关法律准则 | 第44-45页 |
第7章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第45-46页 |
7.1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5页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