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与牛乳天然小分子蛋白肽的差异对比及功能分析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3页 |
1.1 人乳概况 | 第14-15页 |
1.1.1 组成及功能 | 第14页 |
1.1.2 母乳喂养现状 | 第14-15页 |
1.2 人乳与牛乳差别 | 第15-17页 |
1.2.1 组分差别 | 第15页 |
1.2.2 蛋白质组分差别 | 第15-16页 |
1.2.3 乳清蛋白组分差别 | 第16-17页 |
1.3 乳源生物活性肽 | 第17-21页 |
1.3.1 概况 | 第17-18页 |
1.3.2 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1.3.3 分离纯化 | 第19页 |
1.3.4 生理功能 | 第19-21页 |
1.4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小分子蛋白肽的提取纯化 | 第23-32页 |
2.1 前言 | 第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2.2.1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2.3 主要设备 | 第24页 |
2.2.4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2.3.1 压力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2 时间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26页 |
2.3.3 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4 pH值对膜通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5 超滤最佳模式分析 | 第28-29页 |
2.3.6 超滤最佳组合的验证 | 第29-30页 |
2.3.7 小分子蛋白肽得率 | 第30页 |
2.3.8 小分子蛋白肽蛋白定量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小分子蛋白肽的基本特性研究 | 第32-39页 |
3.1 前言 | 第3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3.2.1 样品采集 | 第32页 |
3.2.2 材料与试剂 | 第32页 |
3.2.3 主要设备 | 第32页 |
3.2.4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3.3.1 色泽等特性分析 | 第34页 |
3.3.2 氨基酸的组成分析 | 第34-35页 |
3.3.3 小分子蛋白肽的热稳定性 | 第35-36页 |
3.3.4 小分子蛋白肽的酸碱稳定性 | 第36-37页 |
3.3.5 小分子蛋白肽的抗消化性 | 第37页 |
3.4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小分子蛋白肽体外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的研究 | 第39-45页 |
4.1 前言 | 第3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4.2.1 样品采集 | 第39页 |
4.2.2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4.2.3 主要设备 | 第39-40页 |
4.2.4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4.3.1 小分子肽还原能力比较 | 第41页 |
4.3.2 小分子肽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比较 | 第41-42页 |
4.3.3 小分子肽超氧自由基去除能力比较 | 第42-43页 |
4.3.4 小分子肽DPPH自由基去除能力比较 | 第43页 |
4.3.5 抗菌性测定结果 | 第43-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小分子蛋白肽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 第45-55页 |
5.1 前言 | 第45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5.2.1 样品采集 | 第45页 |
5.2.2 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5.2.3 主要设备 | 第45-46页 |
5.2.4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3页 |
5.3.1 样品蛋白质含量差异 | 第47页 |
5.3.2 Tricine-SDS-PAGE结果 | 第47页 |
5.3.3 质谱鉴定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5.3.4 GO功能注释分析 | 第50-52页 |
5.3.5 KEGG代谢通路分析 | 第52-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讨论 | 第56页 |
6.2.1 小分子蛋白肽的分离纯化 | 第56页 |
6.2.2 功能分析 | 第56页 |
6.3 课题创新点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