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0 绪论 | 第8-18页 |
0.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4页 |
0.1.1 关于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研究概况 | 第8-12页 |
0.1.2 与对外汉语相关的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 | 第12页 |
0.1.3 关于语料库与语言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0.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意义及方法 | 第14-15页 |
0.2.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0.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0.2.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0.3 词典以及现有语料库的局限性分析 | 第15-17页 |
0.3.1 词典的局限性 | 第15-16页 |
0.3.2 现有语料库在词语教学方面的局限性 | 第16-17页 |
0.4 语料来源 | 第17-18页 |
1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语料库的收词范围 | 第18-35页 |
1.1 副词的界定及判断标准 | 第18-21页 |
1.1.1 副词的界定 | 第18-19页 |
1.1.2.副词与其它词类的区别 | 第19-21页 |
1.2 副词的收词范围及副词信息标注考察 | 第21-25页 |
1.2.1 副词的数量及范围考察 | 第21-22页 |
1.2.2《大纲》及词典中副词信息标注考察 | 第22-24页 |
1.2.3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语料库中副词信息标注 | 第24-25页 |
1.3 副词词频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1.3.1《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中副词词频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1.3.2“中国传媒大学文本语料库”中副词词频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1.3.3 副词词频统计结果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1.4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语料库的收词范围 | 第31-35页 |
2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语料库的语法信息标注 | 第35-53页 |
2.1 词类标注 | 第35-41页 |
2.1.1 语料库中词类标记规范 | 第35-36页 |
2.1.2《大纲》以及《现汉》中的副词词类类型统计及分析 | 第36-40页 |
2.1.3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语料库词类标注原则 | 第40-41页 |
2.2 义项标注 | 第41-49页 |
2.2.1 义项的选取情况 | 第42-45页 |
2.2.2 不同义项使用频次分析 | 第45-47页 |
2.2.3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语料库中词语义项标注原则 | 第47-49页 |
2.3 语法格式标注 | 第49-51页 |
2.3.1 副词基本语法格式 | 第49-50页 |
2.3.2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语料库中语法格式标注原则 | 第50-51页 |
2.4 配例标注及其原则 | 第51-53页 |
3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语料库建设设计方案 | 第53-72页 |
3.1 语料库建库目的与设计原则 | 第53-54页 |
3.1.1 建库目的 | 第53-54页 |
3.1.2 设计原则 | 第54页 |
3.2 语料库系统构成 | 第54-56页 |
3.3 语料采集与语料加工 | 第56-61页 |
3.3.1 语料采集 | 第56-58页 |
3.3.2 语料加工 | 第58-61页 |
3.4 语料库检索界面设计 | 第61-72页 |
3.4.1 界面设计原则 | 第61-62页 |
3.4.2 界面展示的内容 | 第62-63页 |
3.4.3 语料库设计特色 | 第63-64页 |
3.4.4 检索内容及流程展示 | 第64-72页 |
4 结语 | 第72-74页 |
1.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72-73页 |
2.不足之处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