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山东省烟台第三中学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第12页
        1.2.3 国内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页
        1.3.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2.1 理论意义第13页
            1.3.2.2 实践意义第13-14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页
第2章 校本课程开发概述第15-19页
    2.1 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1 课程第15页
        2.1.2 校本课程第15页
        2.1.3 校本课程开发第15-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页
        2.2.1 多元智能理论第16页
        2.2.2 建构主义理论第16页
        2.2.3 人本主义学习论第16页
    2.3 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第16-19页
        2.3.1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第17页
        2.3.2 校本课程开发条件分析第17页
        2.3.3 拟定校本课程目标第17-18页
        2.3.4 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第18页
        2.3.5 校本课程实施第18页
        2.3.6 校本课程评价第18-19页
第3章 烟台三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第19-46页
    3.1 组建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第19页
    3.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条件分析第19-29页
        3.2.1 外部条件分析第19-23页
            3.2.1.1 社会与政策条件分析第19-20页
            3.2.1.2 地区资源条件分析第20页
            3.2.1.3 家庭期望分析第20-23页
        3.2.2 内部条件分析第23-29页
            3.2.2.1 学校条件分析第23页
            3.2.2.2 学生条件分析第23-26页
            3.2.2.3 教师条件分析第26-29页
    3.3 拟定校本课程目标第29页
    3.4 地理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第29-37页
        3.4.1 确定课程内容第29-31页
        3.4.2 开发课程资源第31-34页
        3.4.3 校本课程的实施第34-37页
            3.4.3.1 教学班级的组建第34-35页
            3.4.3.2 校本课程的开设第35页
            3.4.3.3 学生学习的评价第35-37页
    3.5 烟台三中校本课程开发设计案例第37-40页
        3.5.1《海洋之旅》案例——中国地缘政治热点剖析第37页
        3.5.2《仰望星空》案例——认识星空第37-40页
    3.6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第40-46页
        3.6.1 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第40-42页
        3.6.2 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第42-43页
        3.6.3 校本课程实施后的评价第43-46页
第4章 结论与反思第46-49页
    4.1 主要研究结论第46页
    4.2 理论与实践收获第46-47页
    4.3 研究反思第47-48页
        4.3.1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需加强与外界交流第47页
        4.3.2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需加强学校的支持力度第47页
        4.3.3 地理校本课程开发需协调与国家地理课程之间的关系第47-48页
    4.4 研究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A第51-53页
附录B第53-55页
附录C第55-56页
附录D第56-57页
附录E第57-59页
作者简历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物学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烟台招远市为例
下一篇:初中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