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各种酒及其制造论文--葡萄酒、香槟酒论文

氧接触对葡萄酒多酚和羰基化合物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8页
    1.1 微氧化技术概况第13-21页
        1.1.1 微氧化技术概念第14-15页
        1.1.2 微氧化装置第15-16页
        1.1.3 微氧化技术氧气添加速率以及持续时间第16-19页
        1.1.4 微氧化技术的综合管理第19-21页
    1.2 微氧化技术对葡萄酒酿造及陈酿的影响第21-31页
        1.2.1 葡萄酒多酚第22-26页
        1.2.2 葡萄酒羰基化合物第26-30页
        1.2.3 发酵微生物第30-31页
    1.3 羰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第31-33页
        1.3.1 羰基化合物和SO2第31-32页
        1.3.2 羰基化合物分析检测方法概述第32-33页
    1.4 葡萄酒瓶贮过程中的氧接触第33-36页
        1.4.1 葡萄酒瓶贮第33-34页
        1.4.2 瓶塞对葡萄酒瓶贮的影响第34-36页
    1.5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36-38页
        1.5.1 研究目的第36-37页
        1.5.2 主要内容第37-38页
第二章 一种快速、简单测定葡萄酒中羰基化合物的HPLC方法第38-50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39页
        2.2.2 仪器和羰基化合物的检测第39页
        2.2.3 羰基化合物衍生化的优化第39-40页
        2.2.4 方法验证第40-4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2.3.1 α-羟基磺酸盐的酸水解以及DNPH的衍生化第41-45页
        2.3.2 液相色谱分析第45-46页
        2.3.3 方法测试第46-47页
        2.3.4 方法的实际应用第47-48页
    2.4 小结第48-50页
第三章 酒精发酵结束后氧接触和微生物代谢对葡萄酒化学组分的影响第50-73页
    3.1 引言第50-5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51-52页
        3.2.2 方法第52-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71页
        3.3.1 微氧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第54-55页
        3.3.2 溶解氧的变化第55-57页
        3.3.3 苹果酸乳酸发酵第57页
        3.3.4 微氧化处理过程中羰基化合物的变化第57-62页
        3.3.5 微氧化处理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变化第62-68页
        3.3.6 微氧化技术对单宁的影响第68-69页
        3.3.7 微氧化技术对缩醛的影响第69-70页
        3.3.8 微氧化技术对葡萄酒颜色的影响第70-71页
    3.4 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一年瓶贮期氧接触和乙醛对葡萄酒化学组分的影响第73-87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74-77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74页
        4.2.2 方法第74-7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7-85页
        4.3.1 一年瓶贮期后葡萄酒羰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变化第77-78页
        4.3.2 一年瓶贮期后葡萄酒颜色和花色苷类物质的变化第78-80页
        4.3.3 一年瓶贮期后葡萄酒类黄酮、苯甲酸类、羟基肉桂酸类和黄酮醇类物质的变化第80-81页
        4.3.4 一年瓶贮期后葡萄酒化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第81-82页
        4.3.5 一年瓶贮期后葡萄酒化学参数的动力学分析第82-85页
    4.4 小结第85-87页
第五章 五年瓶贮期氧接触和多酚对葡萄酒化学组分的影响第87-101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87-91页
        5.2.1 材料与试剂第87-88页
        5.2.2 方法第88-9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1-100页
        5.3.1 五年瓶贮后氧接触对葡萄酒组分的影响第91-93页
        5.3.2 多酚和微氧化技术处理对葡萄酒的影响第93-95页
        5.3.3 氧接触、多酚和微氧化技术处理之间的交互效应第95页
        5.3.4 微氧化技术和多酚含量对C2瓶贮葡萄酒的影响第95-97页
        5.3.5 对C2瓶贮葡萄酒的主成分分析第97-98页
        5.3.6 对C1和C2葡萄酒的主成分分析第98-100页
    5.4 小结第100-101页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101-103页
    6.1 结论第101页
    6.2 创新点第101-102页
    6.3 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作者简介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西北玉米生长仿真模型研究与系统开发
下一篇:赣南南迳盆地加里东期英安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