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调味品的生产论文--常用调味品论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及其突变株用于酱油发酵的特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1.1 氨基甲酸乙酯第7-10页
        1.1.1 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制第7-8页
        1.1.2 氨基甲酸乙酯的限量标准和消除策略第8-9页
        1.1.3 酱油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第9-10页
    1.2 微生物育种第10-13页
        1.2.1 自然育种第10页
        1.2.2 诱变育种第10-12页
        1.2.3 杂交育种第12页
        1.2.4 代谢工程育种第12-13页
        1.2.5 定向驯化第13页
    1.3 芽孢杆菌第13-14页
        1.3.1 芽孢杆菌概述第13页
        1.3.2 芽孢杆菌的安全性第13-14页
        1.3.3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应用第14页
    1.4 立题依据和意义第14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4页
    2.1 实验材料第16-18页
        2.1.1 菌株第16页
        2.1.2 培养基第16-17页
        2.1.3 主要试剂第17-18页
        2.1.4 主要仪器第18页
    2.2 实验方法第18-24页
        2.2.1 菌株培养方法第18页
        2.2.2 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测定第18-19页
        2.2.3 有机酸的分析第19页
        2.2.4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抑菌谱考察第19页
        2.2.5 培养基成分优化第19-20页
        2.2.6 诱变育种第20页
        2.2.7 突变株的筛选和稳定性分析第20-21页
        2.2.8 环境因素对突变株利用精氨酸的影响第21页
        2.2.9 酱油生产工艺和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第21页
        2.2.10 氨基酸和氨基甲酸乙酯测定第21-22页
        2.2.11 ADI途径考察第22-23页
        2.2.12 荧光定量PCR第23-24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24-42页
    3.1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特性分析第24-26页
        3.1.1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代谢产物分析第24页
        3.1.2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对酱醪中其它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第24-26页
        3.1.3 小结第26页
    3.2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培养条件优化第26-31页
        3.2.1 培养基组成优化第26-29页
        3.2.2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培养条件优化第29-30页
        3.2.3 发酵罐验证优化结果第30-31页
        3.2.4 小结第31页
    3.3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诱变育种第31-36页
        3.3.1 高效利用精氨酸突变株的筛选第32-34页
        3.3.2 环境因素对突变株代谢精氨酸的影响第34-35页
        3.3.3 突变株利用精氨酸能力的传代稳定性第35页
        3.3.4 小结第35-36页
    3.4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突变株在酱油中的应用第36-38页
        3.4.1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突变株用于减少酱油中EC第36-37页
        3.4.2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突变株对酱油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7-38页
        3.4.3 小结第38页
    3.5 环境因素对菌株JY06及其突变株arcA和arcB基因的调控第38-42页
        3.5.1 解淀粉芽孢杆菌JY06编码ADI途径相关酶的基因解析第38-39页
        3.5.2 盐胁迫对arcA和arcB基因的调控第39-40页
        3.5.3 乙醇发酵时期的环境因素对arcA和arcB基因的调控第40-41页
        3.5.4 小结第41-42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葵素对DN大鼠模型及肾系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玄丹散结汤对子宫腺肌病模型小鼠痛觉过敏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