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章 对话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对话理论 | 第12-17页 |
第一节 最初的对话活动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逐渐成熟的广义对话理论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教育领域被践行的对话理论 | 第14-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及对话理论的指导意义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 第17-21页 |
一、能够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提高其修养 | 第17-18页 |
二、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其知识 | 第18-19页 |
三、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其思维 | 第19-20页 |
四、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及写作水平,提升其能力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对话理论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 第21-25页 |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 第21-22页 |
二、有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 第22-24页 |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对话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类型及要素 | 第26-41页 |
第一节 对话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 第26-30页 |
一、活跃开放 | 第26-28页 |
二、引导生成 | 第28页 |
三、互动参与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对话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类型 | 第30-37页 |
一、师生对话 | 第30-32页 |
二、生生对话 | 第32-33页 |
三、师本对话 | 第33-34页 |
四、生本对话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对话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构建要素 | 第37-40页 |
一、环境要素 | 第37-38页 |
二、心理要素 | 第38-39页 |
三、情感要素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对话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实施方法 | 第41-56页 |
第一节 对话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 第41-46页 |
一、师生间为对话而对话 | 第41-44页 |
二、合作讨论流于形式 | 第44-45页 |
三、“参考书”主导对话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对话式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 第46-55页 |
一、改变观念,准确定位,为对话式阅读教学搭建平台 | 第46-51页 |
二、精挑细选,精益求精,确立有价值的对话内容 | 第51-53页 |
三、巧用资源,激发兴趣,提升对话式阅读教学效果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