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K标准教程》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 HSK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二) 相关教学材料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本文相关研究工作 | 第15-18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本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 | 第18-30页 |
一、教学需求分析 | 第18-20页 |
(一) 学习者对汉语水平和应试能力的双重需求 | 第18页 |
(二) 新大纲修订带来的课堂教学需求 | 第18-20页 |
(三) 高效的课堂教学的需求 | 第20页 |
二、教学对象分析 | 第20-22页 |
(一) 教学对象的一般特征分析 | 第20-21页 |
(二) 教学对象的学习风格与起点学习能力分析 | 第21-22页 |
三、教学内容分析 | 第22-30页 |
(一) 教学内容概述 | 第22页 |
(二)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分析 | 第22-30页 |
第三章 教学目标的阐述与教学过程的设计 | 第30-45页 |
一、教学目标的阐述 | 第30-32页 |
(一) 教学目标的概念阐述 | 第30页 |
(二) 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 | 第30-32页 |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 第32-45页 |
(一) 以任务型为主的教学理念 | 第32页 |
(二) 《简单的爱情》的教学设计 | 第32-45页 |
第四章 本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与教学改进 | 第45-48页 |
一、实施的效果 | 第45-46页 |
(一) 学生反馈 | 第45-46页 |
(二) 教师反思 | 第46页 |
二、教学的改进 | 第46-48页 |
(一) 针对教学对象的改进方案 | 第46-47页 |
(二) 针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方案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附录 | 第51-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