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6页
 一、研究背景第8-9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一)研究目的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三、研究方法第9-10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9页
  (二)深入访谈法第9-10页
 四、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一)关于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二)关于缓解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研究第12-13页
  (三)社会工作介入自卑心理的研究第13-14页
  (四)评论第14页
 五、理论依据第14-16页
  (一)增能理论第14-15页
  (二)社会支持理论第15页
  (三)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第15-16页
第二章 女大学生的自卑及其影响第16-23页
 一、天之骄子的另一面第16-18页
  (一) 从众:努力把自己淹没在同学之中第16页
  (二)封闭: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第16页
  (三)敏感:缺乏对其他人事物的信任感第16-17页
  (四)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第17页
  (五)退缩:谨小慎微处处忍让第17页
  (六)攻击:指责他人推卸责任第17-18页
 二、女大学生缘何自卑第18-20页
  (一)对外在美的过度追求第18页
  (二)缺少对环境的客观判断第18-19页
  (三)缺少关爱的成长环境第19页
  (四) 社会期待与传统文化的矛盾第19-20页
 三、社会工作介入何以可能第20-23页
  (一)高校管理的方式的不完善第20页
  (二) 社会工作的优势第20-21页
  (三)学校社会工作的成功经验第21-23页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案例分析第23-32页
 一、案例一第23-26页
  (一)案主概况第23页
  (二)问题分析第23-24页
  (三)理论和方法第24页
  (四)工作目标第24页
  (五)介入和干预第24-25页
  (六)结案反思第25页
  (七)回访第25-26页
 二、案例二第26-28页
  (一)案主概况第26页
  (二)问题分析第26-27页
  (三)理论和方法第27页
  (四)工作目标第27页
  (五)介入和干预第27-28页
  (六)结案反思第28页
  (七)回访第28页
 三、案例三第28-32页
  (一)案主概况第28-29页
  (二)问题分析第29页
  (三)理论和方法第29页
  (四)工作目标第29-30页
  (五)介入和干预第30页
  (六)结案反思第30页
  (七)回访第30-32页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策略与建议第32-37页
 一、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策略第32-34页
  (一)预防性工作模式第32页
  (二)治疗性工作模式第32-33页
  (三)发展性工作模式第33页
  (四)协调性工作模式第33-34页
 二、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建议第34-37页
  (一)推动社会工作实践的嵌入,大力发展学校社会工作第34-35页
  (二)个案工作是解决策略的重要依托第35页
  (三)社会工作的介入策略与高校学生工作求同存异,达成共贏第35-37页
结论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个人简历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时代公民责任意识问题研究
下一篇:社会支持对社会工作者职业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沈阳、兰州和西宁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