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类比能力的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2 类比理论概述 | 第13-27页 |
·类比的概念 | 第13-14页 |
·类比法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共同要素说 | 第14-15页 |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16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6-17页 |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多种逻辑思维关系的类比分析 | 第18-23页 |
·种属关系类比 | 第18页 |
·对立或矛盾关系类比 | 第18-19页 |
·演绎关系类比 | 第19-20页 |
·并列关系类比 | 第20-21页 |
·表里关系类比 | 第21-22页 |
·因果关系类比 | 第22-23页 |
·类比的作用 | 第23-27页 |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第23页 |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第23-25页 |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第25-26页 |
·有利于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 | 第26-27页 |
3 高中地理学生类比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27-30页 |
·调查研究的目的 | 第27页 |
·调查研究的方法 | 第27-28页 |
·调查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28-30页 |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学生成绩数据对比追踪调查分析 | 第29-30页 |
4 影响地理教学中类比的因素分析 | 第30-40页 |
·类比材料是影响类比的前提 | 第30-33页 |
·类比对象间属性或结构的相似性特征要鲜明 | 第30页 |
·类比源的呈现方式对类比的影响 | 第30-33页 |
·学生的自身因素对类比的影响 | 第33-37页 |
·学生的地理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结构对类比的影响 | 第33-35页 |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类比的影响 | 第35-36页 |
·学生的思辨总结能力对类比的影响 | 第36-37页 |
·教师的教学对类比的影响 | 第37-40页 |
·教师的学科知识对类比的影响 | 第37-38页 |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类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对类比的影响 | 第39-40页 |
5 提高学生类比能力的关键途径 | 第40-44页 |
·借助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 第41-42页 |
·参与游戏表演调动课堂气氛 | 第42页 |
·借助视频资料和图片激发探究欲望 | 第42-43页 |
·通过关心和鼓励,提高学习的信心 | 第43-44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44-45页 |
附录一:类比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调查问卷 | 第45-47页 |
附录二:注释 | 第47-48页 |
附录三: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四: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