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交互动词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第一章 交互动词概述 | 第11-18页 |
| 第一节 交互动词的定义和鉴别 | 第11-14页 |
| 一、 交互动词的定义 | 第11-12页 |
| 二、 交互动词与离合词的关系 | 第12-13页 |
| 三、 交互动词的鉴别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交互动词的特点 | 第14-18页 |
| 一、 一般交互动词的特点 | 第14-16页 |
| 二、 动宾类型交互动词的语法特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互动词与偏误类型分析 | 第18-29页 |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互动词及分类 | 第18-20页 |
| 一、 根据 HSK 词汇大纲等级分类 | 第18-19页 |
| 二、 根据词义分类 | 第19-20页 |
| 第二节 交互动词偏误类型分析 | 第20-29页 |
| 一、 交互动词相关成分遗漏 | 第20-21页 |
| 二、 交互动词相关成分冗余 | 第21-23页 |
| 三、 误用 | 第23-27页 |
| 五、 错序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外国学生习得交互动词的偏误成因分析 | 第29-33页 |
| 第一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 第29-30页 |
| 一、 交互动词本体研究的局限 | 第29页 |
|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不足 | 第29-30页 |
| 第二节 母语的负迁移 | 第30-31页 |
| 第三节 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 第31-32页 |
| 第四节 交际策略的过分运用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交互动词的教学建议 | 第33-43页 |
| 第一节 教材中关于交互动词的编写建议 | 第34-36页 |
| 一、 教材标注 | 第34-35页 |
| 二、 教材讲解 | 第35页 |
| 三、 课后练习 | 第35-36页 |
| 第二节 交互动词教学方法 | 第36-40页 |
| 一、 语境教学法 | 第37页 |
| 二、 聚合辨析法 | 第37-38页 |
| 三、 变化分析法 | 第38-39页 |
| 四、 汉外对比法 | 第39-40页 |
| 第三节 交互动词教学案例 | 第40-43页 |
| 结语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