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第11-17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文献综述第11-13页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教学整合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主要问题第15-17页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17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9页
     ·文献法第17页
     ·案例分析法第17-18页
     ·田野研究法第18页
     ·设计研究法第18-19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9-25页
   ·相关概念第19-21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19页
     ·学习环境第19-20页
     ·学习共同体第20页
     ·本体论第20-21页
     ·迷思概念第21页
   ·教与学的理论第21-23页
     ·基于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学习理论第21-22页
     ·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学习理论第22-23页
     ·两种不同的认识论第23页
   ·学习共同体第23-24页
   ·情境学习相关研究成果第24页
   ·基于游戏的学习第24-25页
第三章 学科本体研究第25-39页
   ·学科概况第25-28页
     ·学科构成第25-26页
     ·学科特点第26-27页
     ·学科简史第27-28页
   ·学科内容分类第28-29页
     ·基于学科构成的分类第28页
     ·基于学科知识内容的分类第28-29页
   ·知识本体释读第29-33页
     ·知识分类第29-30页
     ·概念本体释读第30-31页
     ·领域本体释读第31-33页
   ·方法本体释读第33-37页
     ·演绎创新思维法第34-36页
     ·非逻辑创新思维法第36-37页
     ·创造技法第37页
   ·应用本体释读第37-39页
第四章 教学模式构建第39-45页
   ·概念教学模式第39-42页
     ·概念分析模式第39-41页
     ·DLARAR 教学模式第41-42页
   ·实验教学模式第42-43页
     ·实验分类第42-43页
     ·实验教学模式第43页
   ·学科综合教学模式第43-45页
第五章 整合点及解决方法第45-47页
   ·整合点分类第45-46页
     ·知识可视化第45页
     ·知识的结构化第45页
     ·激发兴趣第45页
     ·营造安全高效的学习环境第45页
     ·全方位学习第45-46页
     ·改变交互结构第46页
   ·整合点解决办法第46-47页
     ·知识可视化解决方法第46页
     ·激发兴趣解决方法第46页
     ·情境化解决办法第46-47页
第六章 数字化学习环境研究第47-51页
   ·虚拟实验设计第47-50页
     ·实验框架第47页
     ·实验概貌第47页
     ·故事引入第47-48页
     ·实验预演第48-49页
     ·动手实验第49页
     ·问答思考第49页
     ·荣誉徽章第49-50页
   ·虚拟实验实现第50-5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2页
   ·研究总结第51页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后记第54-55页
附录第55-62页
 表 Ⅰ 科学知识领域的主题和核心概念第55-56页
 表 Ⅱ 物质科学领域知识内容标准第56-59页
 表 Ⅲ 生命科学领域第59-61页
 表 Ⅳ 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第61-62页
 表 Ⅴ 设计与技术内容标准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儿童自我基本情绪归因定向的发展研究
下一篇:基于初中物理知识体系的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