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保加利亚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偏误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绪论第12-14页
 1. 选题缘起第12页
 2. 研究对象第12-13页
 3. 研究方法第13页
 4.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第一章 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对对外汉语语音习得研究的影响第14-18页
 第一节 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第14-15页
  1. 对比分析理论第14页
  2. 偏误分析第14-15页
  3. 中介语理论第15页
 第二节 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的对外汉语语音习得研究第15-18页
  1. 对比分析理论与对外汉语语音习得研究第15-16页
  2. 偏误分析理论与对外汉语语音习得研究第16页
  3. 中介语理论与对外汉语语音习得研究第16-18页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系统与现代保语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第18-31页
 第一节 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分析第18-22页
  1. 《汉语拼音方案》第18页
  2. 汉语语音概说第18-22页
 第二节 现代保语语音系统的分析第22-24页
  1. 保加利亚语字母第22页
  2. 现代保语的元音和辅音第22-23页
  3. 无音字母第23页
  4. 音节第23页
  5. 重音第23页
  6. 清浊辅音的同化第23-24页
  7. 辅音的脱落第24页
 第三节 保汉两语音系统的对比第24-31页
  3. 汉语的声调与保语的重音的关系第29-31页
第三章 保加利亚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偏误分析第31-38页
 第一节 调查设计第31-32页
  1. 调查方法第31页
  2. 调查对象第31-32页
  3. 调查材料第32页
 第二节 声母的偏误分析第32-34页
  1. 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偏误第32-33页
  2. d、t 和齐齿呼韵母相拼时的偏误第33页
  3. r [ ]的偏误第33-34页
  4. 舌面前音与舌尖后音的偏误第34页
 第三节 韵母的偏误分析第34-36页
  1. 后鼻韵母的偏误第34页
  2. 韵母 i 和韵母 e 的偏误第34-35页
  3. 前、高、圆唇舌面元音的偏误第35页
  4. 复元音 ou 和中响复元音 iou 的偏误第35页
  5. 复合韵母的偏误第35-36页
 第四节 声调的偏误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保加利亚汉语学习者声、韵、调偏误原因分析第38-43页
 1. 母语的负迁移第38-39页
 2. 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第39页
 3. 《汉语拼音方案》引起的偏误第39-40页
 4. 教材的不足和教师的影响第40-41页
 5. 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的影响第41页
 6. 学习者学习环境的影响第41-43页
第五章 对保加利亚汉语学习者语音教学的建议第43-50页
 第一节 声母的教学建议第43-45页
  1. 针对保语中没有送气不送气之分的教学建议第43-44页
  2. 针对同一字母不同发音的教学建议第44页
  3. 针对保语中没有的声母发音或者有类似发音的教学建议第44-45页
 第二节 韵母的教学建议第45-47页
  1. 鼻韵母混淆的问题第45页
  2. 圆唇度不够的问题第45-46页
  3. 复合韵母发音时长的问题第46页
  4. 特殊拼音拼写的问题第46-47页
 第三节 声调的教学建议第47-50页
  1. 引导学生全面地、正确地认识声调第47-48页
  2. 有意义地唱读四声第48页
  3. 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第48-49页
  4. 进行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附录第53-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NP+V-起来+AP”结构探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词“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