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现代汉语赞扬语及其应答语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 选题缘起第10页
 二、 研究现状第10-14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三、 研究的价值第14页
 四、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五、 语料来源第15-16页
第一章 赞扬语范围的界定第16-26页
 一、 赞扬是一种言语行为第16-18页
 二、 赞扬语范围的界定第18-26页
  (一) 定义第18-19页
  (二) 与类似言语行为的区别第19-24页
  (三) 结构第24-26页
第二章 显性赞扬语第26-33页
 一、 显性赞扬语的话题第26-28页
  (一) 对人的赞扬第27-28页
  (二) 对所属物的赞扬第28页
 二、 显性赞扬语的标记词第28-31页
  (一) 形容词第28-30页
  (二) 动词第30页
  (三) 名词第30-31页
 三、 显性赞扬语常见句式第31-33页
第三章 隐性赞扬语第33-42页
 一、 典型隐性赞扬语第34-37页
  (一) 典型隐性赞扬语的特点第34-36页
  (二) 典型隐性赞扬语主要表达方式第36-37页
 二、 非典型隐性赞扬语第37-42页
  (一) 非典型隐性赞扬语的特点第37页
  (二) 与显性赞扬语的主要区别第37-38页
  (三) 与典型隐性赞扬语的主要区别第38-39页
  (四) 非典型隐性赞扬语表达方式第39-42页
第四章 显性赞扬语和隐性赞扬语的联系第42-48页
 一、 共现使用第42-43页
  (一) 显性 + 隐性第42页
  (二) 隐性 + 显性第42-43页
 二、 内容相同第43-44页
 三、 意图相同第44页
 四、 功能相同第44-46页
 五、 赞扬语程度第46-48页
  (一) 最高程度第46页
  (二) 次高程度第46-47页
  (三) 较高程度第47-48页
第五章 赞扬应答语第48-58页
 一、 赞扬应答语类型第48-54页
  (一) 言语应答第48-53页
  (二) 非言语应答第53-54页
 二、 赞扬应答语的功能第54-55页
  (一) 表达功能第54页
  (二) 酬应功能第54-55页
 三、 应答语语义特征第55-58页
  (一) 情感意义第55-56页
  (二) 社会意义第56-58页
第六章 影响赞扬语及其应答语选择的社会因素第58-67页
 一、 年龄第58-60页
 二、 亲疏程度第60-62页
 三、 性别第62-64页
 四、 地位第64-67页
第七章 赞扬语及其应答语语用学分析第67-77页
 一、 合作原则第67-70页
 二、 礼貌原则第70-77页
  (一) 赞扬语礼貌等级第73-74页
  (二) 应答语礼貌等级第74-77页
结语第77-79页
注释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汉语“能不能不/别X”构式研究
下一篇:“来、去”非述人用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