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一)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 (二)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页 |
| (三) 关于电影主题音乐 | 第13-18页 |
| 1、 主题音乐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 2、 主题音乐的分类 | 第14-16页 |
| 3、 主题音乐的作用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约翰威廉姆斯生平及创作经历 | 第18-23页 |
| (一) 60 年代——音乐创作的发展期 | 第18页 |
| (二) 70 年代——电影配乐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 第18-19页 |
| (三) 80 年代——成名后音乐创作的繁忙期 | 第19-20页 |
| (四) 90 年代——电影音乐创作的第二个高峰期 | 第20-21页 |
| (五) 21 世纪至今——重返创作后的繁忙期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威廉姆斯电影主题音乐的创作技法 | 第23-88页 |
| (一) 曲式——典型与自由的交汇 | 第24-36页 |
| 1、典型曲式的基本类型 | 第24-32页 |
| 2、间夹于曲式中的主题布局的自由性 | 第32-36页 |
| (二) 和声——传统中的色彩变化 | 第36-55页 |
| 1、 和声的传统特征 | 第36-44页 |
| 2、 和声的色彩变异 | 第44-55页 |
| (三) 旋律——彰显个性的聚焦点 | 第55-66页 |
| 个性化的旋律写法 | 第55-64页 |
| 旋律与电影主题的高度相融 | 第64-66页 |
| (四) 节奏——融入流行因素的独特模式 | 第66-76页 |
| 流行音乐节奏因素 | 第66-72页 |
| 独树一帜的节奏模式 | 第72-76页 |
| (五) 配器——游走在简约与大气之中 | 第76-88页 |
| 展现大气之魂——铜管乐、打击乐 | 第76-80页 |
| 记忆简约——特色乐器 | 第80-83页 |
| 从简约到大气——层层叠加的音响厚度 | 第83-85页 |
| 简约中的大气——无形的空间感 | 第85-88页 |
| 第四章 威廉姆斯电影主题音乐的外延表现——文学性特征 | 第88-105页 |
| (一) 音乐的叙事性体现 | 第88-99页 |
| 与画面叙事相一致 | 第88-95页 |
| 与人物形象相契合 | 第95-99页 |
| (二) 音乐风格的复合多元 | 第99-105页 |
| “古典交响”——辉煌延续 | 第100-102页 |
| “美国情怀”——自我传情 | 第102-103页 |
| “异国曲调”——点睛之笔 | 第103-105页 |
| 结束语 | 第105-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 附录 | 第111-130页 |
| 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0-131页 |
| 致谢 | 第131-132页 |
| 附件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