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实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导论第10-20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2-16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4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6页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价第16页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框架第18页
   ·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8-19页
     ·本文不足第19-20页
第2章 有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0-32页
   ·有关概念界定第20-22页
     ·股权第20页
     ·期权第20页
     ·股票期权第20-21页
     ·股权激励与股票期权激励第21-22页
   ·理论基础第22-24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22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22-23页
     ·团队生产理论第23页
     ·激励理论第23-24页
   ·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第24-29页
     ·股票期权第24-25页
     ·虚拟股票第25-26页
     ·限制性股票第26-27页
     ·业绩股票第27-28页
     ·延期支付第28-29页
   ·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效应分析第29-31页
     ·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优势第29-30页
     ·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缺陷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境内外股票期权激励描述性分析第32-39页
   ·我国股票期权发展状况第32-36页
     ·国内股票期权激励发展的历史沿革第32-33页
     ·国内股票期权的问题第33-36页
   ·国外股票期权激励发展第36-37页
     ·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发展状况第36-37页
     ·欧洲股票期权激励发展状况第37页
   ·境外股票期权激励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实证研究第39-55页
   ·构建回归模型第39-45页
     ·公司经营效果的评价指标第39-44页
     ·企业业绩评价的方法第44页
     ·研究假设第44-45页
     ·研究样本的选择第45页
   ·变量解释与模型构建第45-46页
     ·变量介绍第45-46页
     ·构建回归模型第46页
   ·样本变量间关系的相关分析第46-48页
   ·样本变量间回归分析和假设检验第48-50页
   ·民营企业与国有控股企业股票期权激励效果对比分析第50-51页
   ·我国不同行业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效果比较分析第51-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对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建议第55-61页
   ·加强激励风险管理第55-56页
     ·建立外部监督机制第55-56页
     ·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第56页
   ·构建合理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第56-59页
     ·适当加大股票期权激励力度和提高总产周转率和速动比率第56-57页
     ·建立科学的行权条件第57页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第57-58页
     ·选择范围恰当的股票期权激励对象和适宜股权激励方式第58页
     ·合理确定股票期权激励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数量第58-59页
   ·其他建议第59-60页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59页
     ·大力发展经理人市场第59-60页
     ·结合激励对象的具体需求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