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师与学生状况论文--教师状况论文

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导论第11-26页
 一、选题缘起第11-14页
  (一) 个人之趣第11-12页
  (二) 自身之惑第12-13页
  (三) 现实之需第13-14页
 二、研究述评第14-21页
  (一) 关于"自我研究"的研究述评第14-18页
  (二) 关于"教师教育者"的研究述评第18-21页
 三、研究方案第21-26页
  (一) 概念界定第21-22页
  (二) 研究方法第22-23页
  (三) 研究内容第23-25页
  (四) 研究价值第25-26页
第一章 认识"自我研究"——西方教师教育领域的"新学术"第26-45页
 第一节 "自我研究"及其内涵特质第26-32页
  一、自我研究的概念界定第26-29页
  二、自我研究的内涵特质第29-32页
 第二节 "自我研究"发展的历史脉络第32-37页
  一、自我研究的萌芽第32-34页
  二、自我研究的创立第34-35页
  三、自我研究的发展第35-37页
 第三节 自我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第37-42页
  一、自我研究的目的第37-39页
  二、自我研究的内容第39页
  三、自我研究的方法第39-42页
 第四节 自我研究的意义第42-45页
  一、自我研究对教师教育者的"认识"意义第42-43页
  二、自我研究对教师教育者的"沟通"意义第43-44页
  三、自我研究对教师教育者的"发展"意义第44-45页
第二章 引入"自我研究"——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引入自我研究的思考第45-61页
 第一节 教师教育与教师教育者第45-52页
  一、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第45-47页
  二、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47-50页
  三、我国教师教育者面临的时代境遇第50-52页
 第二节 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引入自我研究的必要性分析第52-57页
  一、引入自我研究,是弥补我国教师教育者培养"先天乏途,后天乏力"现状的需要第52-53页
  二、引入自我研究,是提升我国教师教育者"教学示范性"的需要第53-55页
  三、引入自我研究,是改变我国教师教育领域"重科研,轻课研"状况的需要第55-56页
  四、引入自我研究,是保留和传承优秀教师教育者教学经验的需要第56页
  五、引入自我研究,是实现教师教育者在共同体中发展的需要第56-57页
 第三节 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引入自我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第57-61页
  一、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引入自我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第57-58页
  二、我国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模式、培训模式的转型以及教师教育者个人发展愿景的提升,为教师教育领域引入自我研究提供了现实可能第58页
  三、我国反思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教师教育领域引入自我研究奠定了先期基础第58-59页
  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为教师教育领域引入自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59-61页
第三章 实践自我研究——我国教师教育者如何开展自我研究第61-83页
 第一节 自我研究的基本原理第61-65页
  一、自我研究的原则遵循第61-63页
  二、自我研究的过程分析第63-65页
 第二节 自我研究的完整实践步骤第65-72页
  一、确定研究问题第65-66页
  二、设计研究方案第66-68页
  三、真实行动和记录第68-69页
  四、对话反思,探求新知第69-70页
  五、总结评价,撰写报告第70-71页
  六、分享成果,接受他评第71页
  七、改进行动,启动新研究第71-72页
 第三节 自我研究案例及其分析第72-83页
  一、案例:我的成长之路第72-79页
  二、案例分析第79-83页
第四章 探索自我研究——开展自我研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83-100页
 第一节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身份模糊问题第83-87页
  一、教师教育者专业身份模糊的主要表现第83-84页
  二、解决专业身份模糊问题的主要对策第84-87页
 第二节 教师教育者的素质基础问题第87-92页
  一、教师教育者的素质基础现状第87-89页
  二、提高教师教育者素质基础的主要对策第89-92页
 第三节 开展自我研究的相关保障问题第92-96页
  一、开展自我研究的时间保障问题第92-93页
  二、开展自我研究的机制保障问题第93-94页
  三、开展自我研究的学科专业保障问题第94-96页
 第四节 自我研究的本土化问题第96-100页
  一、客观区分中西教师教育差异,避免自我研究中的"盲目照搬"第96-97页
  二、辩证认识自我研究的利与弊,切忌自我研究中的"全盘接受"第97-98页
  三、在脚踏实地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自我研究的本土化第98-100页
第五章 展望自我研究——自我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100-108页
 第一节 自我研究面临的机遇第100-104页
  一、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将为自我研究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第100-101页
  二、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持续深入的落实,必将为自我研究带来更多的发展契机第101-102页
  三、广大教师及教师教育者自我发展意识的日渐觉醒,将使自我研究的群体范围进一步扩大第102-103页
  四、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将会使自我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第103页
  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自我研究的方法手段更为多样第103-104页
 第二节 自我研究面临的挑战第104-108页
  一、学术地位"合法化"的挑战第104-106页
  二、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化"的挑战第106-108页
结语第108-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9页
附录一:教师教育者访谈提纲第129-130页
附录二:师范生访谈提纲第130-131页
附录三:推荐阅读自我研究书目第131-133页
附录四:《教学和教师教育实践自我研究》丛书简介第133-136页
附录五:推荐质性研究方法阅读书籍第136-137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课题和翻译情况第137页
在学期间参与导师课题和翻译情况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