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写作能力测验方式的实验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致谢 | 第6-7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2 文献回顾及理论背景 | 第8-23页 |
·写作能力测验方式发展回顾 | 第8-14页 |
·国外写作能力测验方式发展回顾 | 第8-11页 |
·国内写作能力测验方式发展回顾 | 第11-14页 |
·命题作文方式存在的两大误差 | 第14-19页 |
·题目取样误差 | 第14-15页 |
·评分人误差 | 第15-17页 |
·关于“跑题” | 第17-19页 |
·半客观性试题 | 第19-20页 |
·关于效度 | 第20-21页 |
·关于信度 | 第21-22页 |
·关于相关分析 | 第22-23页 |
3 实证研究 | 第23-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对象 | 第23页 |
·实验设计 | 第23-24页 |
·效度检验 | 第24-25页 |
·信度检验 | 第25-26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6-29页 |
5 讨论 | 第29-33页 |
·效度检验 | 第29-32页 |
·信度检验 | 第32页 |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2-33页 |
6 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附录一: 汉语书面表达测验 | 第39-46页 |
附录二: 200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 | 第46-47页 |
附录三: 作文评分与教师评价的分数等级参照标准 | 第47-48页 |
附录四: 教师评价表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