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关于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意义的研究 | 第10页 |
| ·关于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内涵的研究 | 第10-11页 |
| ·关于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的研究 | 第11-12页 |
|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12页 |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调研基础与相关范畴界定 | 第13-15页 |
| 第2章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15-27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19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历史 | 第15-17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现状 | 第17-19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特点、问题与成因 | 第19-23页 |
| ·基本特点 | 第19-20页 |
|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20-23页 |
| ·国内外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比较经验 | 第23-27页 |
| ·以办文科的历史角度作比较 | 第23-24页 |
| ·以文科类学科设置作比较 | 第24-25页 |
| ·以文科课程教学角度作比较 | 第25-27页 |
| 第3章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重要功能 | 第27-38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育人功能 | 第27-30页 |
| ·文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 第27页 |
| ·文科教育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 第27-28页 |
| ·文科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 第28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28-30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文化功能 | 第30-31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学科互补功能 | 第31-36页 |
| ·文、理、工日益渗透结合是当今知识向整体化方向发展的重要趋势 | 第32-34页 |
| ·重点理工大学发展文科,推动学科融合的前提条件 | 第34-36页 |
| ·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意识形态功能 | 第36-38页 |
| 第4章 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的全局性思考 | 第38-50页 |
|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理工科大学的文科发展 | 第38-39页 |
| ·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人文教育 | 第38页 |
| ·长远规划文科的学科建设 | 第38-39页 |
| ·加快提高现有学科水平 | 第39页 |
|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科生长空间 | 第39-42页 |
| ·重视和加强人文基础学科建设,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底蕴 | 第39-40页 |
| ·超越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模式 | 第40-42页 |
| ·完善制度保障,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第42-43页 |
| ·改革文科人才培养模式 | 第43-45页 |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与人文修养 | 第43页 |
| ·培养文科专门人才 | 第43-44页 |
| ·处理好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继承和发扬的关系 | 第44-45页 |
| ·文科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 第45页 |
| ·促进和深化学科渗透与融合,开创文科发展的新路子 | 第45-50页 |
|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基本出发点 | 第45-47页 |
| ·促进和深化文、理、工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开创文科发展的新路子 | 第47-50页 |
| 注释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