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科学素质的理论分析 | 第10-17页 |
·科学概述 | 第10-11页 |
·科学素质 | 第11-17页 |
·科学素质的内涵 | 第11-12页 |
·科学素质的构成 | 第12-17页 |
第2章 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 第17-27页 |
·科学发展的需要 | 第17-20页 |
·学科综合化趋势的需要 | 第17-19页 |
·科学广泛性应用的需要 | 第19-20页 |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20-24页 |
·知识经济的需要 | 第20-22页 |
·社会发展科技化趋势的需要 | 第22-23页 |
·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第23-24页 |
·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24-27页 |
·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24-26页 |
·终身发展的需要 | 第26-27页 |
第3章 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分析 | 第27-38页 |
·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研究思路 | 第27-28页 |
·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及特点 | 第28-34页 |
·大学生科学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 第34-38页 |
·文化因素 | 第34-35页 |
·社会环境 | 第35-38页 |
第4章 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原则与对策 | 第38-49页 |
·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重点 | 第38-40页 |
·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础 | 第38页 |
·以弘扬科学精神为灵魂 | 第38-39页 |
·以掌握科学方法为目标 | 第39-40页 |
·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原则 | 第40-41页 |
·科学知识培养与科学实践相结合原则 | 第40页 |
·学校培养与社会培养相结合原则 | 第40页 |
·课堂培养与自我培养相结合原则 | 第40-41页 |
·大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途径 | 第41-49页 |
·营造科学素质的话语环境 | 第41-43页 |
·加快推进课程改革 | 第43-45页 |
·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 | 第45-46页 |
·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 第46-47页 |
·经费投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
附:调查问卷 | 第54-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