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8-10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分析 | 第10-23页 |
·出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背景 | 第10-19页 |
·历史背景 | 第10-12页 |
·政策背景 | 第12-19页 |
·当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和家庭经济困难的类别 | 第19-23页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 | 第19-20页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分布和类别 | 第20-23页 |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 第23-37页 |
·心理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 第23-28页 |
·心理健康的涵义 | 第23-24页 |
·心理健康的标准 | 第24-25页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的标准 | 第25-28页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 第28-30页 |
·严重的自卑心理,导致自信心不足 | 第28-29页 |
·过强的自尊心,导致敏感猜疑 | 第29页 |
·焦虑心理过重,引发抑郁情绪 | 第29-30页 |
·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 | 第30-37页 |
·社会环境的因素 | 第30-32页 |
·学校环境的因素 | 第32页 |
·家庭环境的因素 | 第32-35页 |
·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35-37页 |
4 改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和方法 | 第37-47页 |
·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第37-39页 |
·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其成长成才 | 第37-38页 |
·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 第38-39页 |
·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 第39页 |
·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 | 第39页 |
·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 第39-47页 |
·构建社会资助体系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 第40-42页 |
·构建学校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 第42-45页 |
·构建完善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