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食品活性包装体系 | 第14-15页 |
1.2 控释型活性包装薄膜 | 第15-17页 |
1.2.1 控释型活性包装薄膜 | 第15-16页 |
1.2.2 活性物质与薄膜间的作用形式 | 第16-17页 |
1.3 控释型活性包装薄膜实现技术 | 第17-26页 |
1.3.1 活性物质释放速率的调控技术 | 第17-20页 |
1.3.2 活性物质释放速率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1.3.3 释放动力学研究 | 第22-24页 |
1.3.4 主要功能类型及其应用效果 | 第24-26页 |
1.4 聚乙烯醇活性包装薄膜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5 多层复合控释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1.6.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6.3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改性PVA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31-45页 |
2.1 前言 | 第3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2.2.1 材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2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32-35页 |
2.2.4 数据分析 | 第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2.3.1 FTIR | 第35-36页 |
2.3.2 薄膜结构 | 第36-39页 |
2.3.3 薄膜颜色与透明性 | 第39-40页 |
2.3.4 薄膜力学性能 | 第40-41页 |
2.3.5 薄膜气体透过性能 | 第41-42页 |
2.3.6 薄膜耐水性 | 第42页 |
2.3.7 薄膜热稳定性能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PVA抗菌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45-59页 |
3.1 前言 | 第45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3.2.1 材料与试剂 | 第45-46页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6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3.3.1 FTIR | 第48-50页 |
3.3.2 薄膜结构 | 第50-52页 |
3.3.3 薄膜颜色与透明性 | 第52-53页 |
3.3.4 薄膜力学性能 | 第53-54页 |
3.3.5 薄膜气体透过性 | 第54页 |
3.3.6 薄膜耐水性 | 第54-55页 |
3.3.7 薄膜抗氧化性能 | 第55-56页 |
3.3.8 薄膜抗菌性能 | 第56-5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PP/PVA/PP活性包装复合薄膜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59-69页 |
4.1 前言 | 第5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9-62页 |
4.2.1 材料与试剂 | 第59-60页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60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60-62页 |
4.2.4 数据分析 | 第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68页 |
4.3.1 薄膜颜色与透明性 | 第62-63页 |
4.3.2 薄膜微观形貌 | 第63-65页 |
4.3.3 薄膜力学性能 | 第65页 |
4.3.4 薄膜气体透过性能 | 第65-66页 |
4.3.5 薄膜耐水性 | 第66页 |
4.3.6 薄膜抗氧化性能 | 第66-67页 |
4.3.7 薄膜抗菌性能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PP/PVA/PP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规律研究 | 第69-82页 |
5.1 前言 | 第69-70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70-72页 |
5.2.1 材料与试剂 | 第70页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70页 |
5.2.3 实验方法 | 第70-72页 |
5.2.4 数据分析 | 第7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2-80页 |
5.3.1 单层PVA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行为 | 第72-73页 |
5.3.2 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行为 | 第73-75页 |
5.3.3 单层PVA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动力学 | 第75-78页 |
5.3.4 复合薄膜中茶多酚向食品模拟物中的释放动力学 | 第78-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六章 不同PVA薄膜包装对冷藏期间带鱼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 第82-92页 |
6.1 前言 | 第82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82-85页 |
6.2.1 材料与试剂 | 第82-83页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83页 |
6.2.3 实验方法 | 第83-85页 |
6.2.4 数据分析 | 第85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85-91页 |
6.3.1 TVC | 第85-86页 |
6.3.2 PH值 | 第86-87页 |
6.3.3 TVB-N | 第87-88页 |
6.3.4 TBARS | 第88-89页 |
6.3.5 K值 | 第89-90页 |
6.3.6 感官评价 | 第90-9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92-95页 |
7.1 结论 | 第92-94页 |
7.2 创新点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与工作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