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19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一、汉语新词语 | 第17页 |
二、电视手语传译员 | 第17-18页 |
三、自然手语 | 第18页 |
四、构词法与造词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9页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手语中的新词语及其借用研究 | 第21-25页 |
第三节 电视手语传译研究 | 第25-27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29-41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第二节 确定适用于本研究的汉语新词语 | 第29-31页 |
第三节 收集汉语新词语在《共同关注》中的打法视频 | 第31-32页 |
第四节 采集汉语新词语在自然手语中的打法视频 | 第32-35页 |
一、自然手语“发音人”的基本情况 | 第32页 |
二、主试选择 | 第32-33页 |
三、采集流程 | 第33页 |
四、采集结果 | 第33-35页 |
第五节 开展《共同关注》与自然手语中手语新词语的比较调查 | 第35-37页 |
一、调查目的及调查对象的确定 | 第35页 |
二、主试选择 | 第35页 |
三、调查设计 | 第35-36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36-37页 |
第六节 手语新词语的分析方法 | 第37-41页 |
一、手语新词语的汉语转写 | 第37-38页 |
二、手语新词语的语素提取 | 第38-41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41-75页 |
第一节 《共同关注》及自然手语中新词语的造词方法分析 | 第41-51页 |
一、《共同关注》 | 第41-44页 |
二、自然手语 | 第44-51页 |
第二节 手语新词语的造词方法及问卷调查的对比研究 | 第51-69页 |
一、《共同关注》及自然手语中新词语的基本词存在一致性 | 第52-53页 |
二、《共同关注》及自然手语中新词语的造词方法存在差异 | 第53-57页 |
三、《共同关注》及自然手语中新词语的内部语素存在差异 | 第57-62页 |
四、新词语的造词研究及问卷调查研究存在差异的成因讨论 | 第62-69页 |
第三节 汉语新词语的手语传译方法讨论 | 第69-75页 |
一、根据汉语新词语的结构搭配手语造词方法 | 第70-71页 |
二、新词语的产出应符合手语的音系制约条件 | 第71-72页 |
三、结合新闻节目语境遵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 第72-7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5-77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75-76页 |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 第76-77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76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作者简历 | 第95-9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