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9页 |
1.1 高酸价油脂概述 | 第16-17页 |
1.1.1 高酸价油脂的来源及产生 | 第16页 |
1.1.2 高酸价油脂的加工利用现状 | 第16-17页 |
1.2 高酸价油脂的脱酸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碱炼脱酸 | 第17页 |
1.2.2 混合油碱炼 | 第17-18页 |
1.2.3 化学酯化脱酸 | 第18页 |
1.2.4 物理脱酸 | 第18-20页 |
1.2.5 酶法脱酸 | 第20-23页 |
1.3 脂肪酶概述 | 第23-29页 |
1.3.1 脂肪酶的催化特性 | 第23页 |
1.3.2 脂肪酶的固定化 | 第23-26页 |
1.3.3 脂肪酶在油脂改性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1.4 偏甘油酯脂肪酶概述 | 第29-35页 |
1.4.1 甘油单酯脂肪酶的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4.2 甘油单酯-甘油二酯脂肪酶的研究现状 | 第30-3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 | 第35-39页 |
1.5.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35-3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7-39页 |
第二章 油脂酶法脱酸用酶的筛选、理性改造及固定化 | 第39-60页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0-43页 |
2.2.1 基因 | 第40页 |
2.2.2 菌株与载体 | 第40页 |
2.2.3 主要材料与试剂 | 第40-42页 |
2.2.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2页 |
2.2.5 溶液配置 | 第42-4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3-49页 |
2.3.1 LipaseSMG1及其突变体表达菌株的构建 | 第43-44页 |
2.3.2 LipaseSMG1及其突变体的表达、浓缩与纯化 | 第44页 |
2.3.3 等摩尔脂肪酸的配置 | 第44页 |
2.3.4 酸价的测定 | 第44-45页 |
2.3.5 脂肪酶酯化活力的测定 | 第45页 |
2.3.6 油脂酶法脱酸用酶的筛选 | 第45-46页 |
2.3.7 脂肪酶脂肪酸特异性考察 | 第46-47页 |
2.3.8 脱酸用酶的理性改造 | 第47页 |
2.3.9 LipaseSMG-F278N的固定化 | 第47页 |
2.3.10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月桂酸丙酯活力的测定 | 第47-48页 |
2.3.11 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48-49页 |
2.3.12 酯化产物中脂肪酸及甘油酯组成分析 | 第49页 |
2.3.13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的酶学性质研究 | 第49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9页 |
2.4.1 油脂酶法脱酸用酶的筛选 | 第49-54页 |
2.4.2 LipaseSMG1的理性改造 | 第54-55页 |
2.4.3 LipaseSMG1-F278N的固定化 | 第55-56页 |
2.4.4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的脂肪酸特异性 | 第56-58页 |
2.4.5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储藏稳定性 | 第58页 |
2.4.6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的大规模制备 | 第58-5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高酸价米糠油新型酶法脱酸工艺的研究 | 第60-84页 |
3.1 引言 | 第60-61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61-62页 |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61-62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62-66页 |
3.3.1 米糠毛油的脱胶和脱蜡 | 第62-63页 |
3.3.2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在预处理后高酸价米糠毛油脱酸中的应用研究 | 第63-65页 |
3.3.3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的操作稳定性 | 第65页 |
3.3.4 放大试验及分子蒸馏纯化脱酸产物 | 第65-66页 |
3.3.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产物中甘油酯及脂肪酸组成 | 第66页 |
3.3.6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谷维素含量 | 第66页 |
3.3.7 酸价的测定 | 第66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6-83页 |
3.4.1 酰基受体的筛选 | 第66-67页 |
3.4.2 醇添加方式对脱酸效率的影响 | 第67-68页 |
3.4.3 反应介质的筛选 | 第68-69页 |
3.4.4 溶剂添加量的研究 | 第69-71页 |
3.4.5 反应因素对固定化LipaseSMG1-F278N催化的脱酸反应的脱酸效率影响 | 第71-74页 |
3.4.6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的操作稳定性 | 第74-75页 |
3.4.7 放大试验及低温分子蒸馏纯化脱酸反应产物 | 第75-78页 |
3.4.8 纯化后产物的理化指标分析 | 第78页 |
3.4.9 高酸价米糠油不同脱酸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78-80页 |
3.4.10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先水解、后酯化催化预处理后高酸价米糠毛油脱酸 | 第80-8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高酸价米糠油生物精炼工艺的开发 | 第84-97页 |
4.1 引言 | 第84-85页 |
4.2 材料和仪器 | 第85-86页 |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85-86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8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86-91页 |
4.3.1 高酸价米糠毛油的水化脱胶 | 第86-87页 |
4.3.2 高酸价米糠毛油的酸法脱胶(酸预处理水化脱胶) | 第87页 |
4.3.3 高酸价米糠毛油的酶法脱胶 | 第87-88页 |
4.3.4 LipaseSMG1-F278N预处理水化脱胶 | 第88页 |
4.3.5 LipaseSMG1-F278N预处理后高酸价米糠油的酶法脱胶 | 第88页 |
4.3.6 LipaseSMG1-F278N预处理后高酸价米糠油的改良酶法脱胶 | 第88-89页 |
4.3.7 高酸价米糠油脱蜡 | 第89页 |
4.3.8 高酸价米糠油脱酸 | 第89页 |
4.3.9 米糠油的脱色 | 第89-90页 |
4.3.10 脱色米糠油的分离纯化 | 第90页 |
4.3.11 LipaseSMG1-F278N水解活力的测定 | 第90页 |
4.3.12 含磷量的测定 | 第90页 |
4.3.13 谷维素含量的测定 | 第90页 |
4.3.14 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 | 第90-9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91-95页 |
4.4.1 高酸价米糠油高效酶法脱胶工艺的建立 | 第91-94页 |
4.4.2 生物精炼过程中各精炼工序对米糠油中谷维素及植物甾醇保留率的影响 | 第94-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五章 新型酶法脱酸技术在高酸价鱿鱼油加工中的应用 | 第97-117页 |
5.1 引言 | 第97页 |
5.2 材料和仪器 | 第97-98页 |
5.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97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97-98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98-103页 |
5.3.1 粗鱿鱼油的预处理 | 第98页 |
5.3.2 反应因素对固定化LipaseSMG1-F278N催化高酸价鱿鱼油脱酸的脱酸效率影响 | 第98页 |
5.3.3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操作稳定性的评估 | 第98-99页 |
5.3.4 固定化LipaseSMG-F278N催化高酸价鱿鱼油脱酸的放大试验 | 第99页 |
5.3.5 二级分子蒸馏纯化高酸价鱿鱼油脱酸反应产物 | 第99页 |
5.3.6 HPLC分析甘油酯和脂肪酸含量 | 第99页 |
5.3.7 脱酸生成的脂肪酸乙酯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99-100页 |
5.3.8 纯化后产物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100页 |
5.3.9 脱酸副产物脂肪酸乙酯的纯化 | 第100-101页 |
5.3.10 Novozym435耦连固定化LipaseSMG1-F278N两步酶法催化富含EPA、DHA的乙酯制备富含EPA、DHA的甘油三酯 | 第101-102页 |
5.3.11 ~(13)C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富含n-3PUFA的甘油三酯中的脂肪酸位置分布 | 第102-103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16页 |
5.4.1 反应因素对固定化LipaseSMG1-F278N催化高酸价鱿鱼油脱酸的脱酸效果考察 | 第103-108页 |
5.4.2 低温分子蒸馏纯化脱酸反应产物 | 第108-111页 |
5.4.3 不同种类的海洋鱼油中n-3PUFA含量的比较研究 | 第111页 |
5.4.4 含EPA、DHA的乙酯的高值化利用 | 第111-11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高酸价餐饮废油酶法脱酸工艺开发及应用研究 | 第117-128页 |
6.1 引言 | 第117-118页 |
6.2 材料和仪器 | 第118-119页 |
6.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第118-119页 |
6.2.2 实验仪器 | 第119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119-121页 |
6.3.1 LipaseSMG1-F278N的固定化 | 第119页 |
6.3.2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催化酯化/转酯化降低高酸价餐饮废油中的脂肪酸含量 | 第119-120页 |
6.3.3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的操作稳定性 | 第120页 |
6.3.4 氢氧化钠催化的转酯化反应 | 第120页 |
6.3.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产物组成 | 第120-121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121-127页 |
6.4.1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催化高酸价餐饮废油酯化/酯交换降低高酸价餐饮废油中的脂肪酸含量 | 第121-124页 |
6.4.2 固定化LipaseSMG1-F278N的操作稳定性 | 第124-125页 |
6.4.3 氢氧化钠催化脱酸后餐饮废油转酯化制备生物柴油 | 第125-12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28-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4-149页 |
致谢 | 第149-151页 |
附录 | 第151页 |